熊动物百科知识大全,熊动物百科知识大全视频

熊动物百科知识大全,熊动物百科知识大全视频

黑熊又叫狗熊, 头-躯干: 120-180cm ,尾长: 6.5-10.6cm 。体重 ,雄: 110-150kg,雌: 65-90kg 。 黑熊也被人称之为月熊、喜马拉雅熊或藏熊,而在我国,它们也被称为狗熊、熊瞎子或狗驼子。黑熊的体型只能算中等,头至躯干约120-180cm高,母熊的体型比较小,可能只有公熊的一半。

黑熊的体毛粗密,一般为黑色(也有棕色)。胸前有一块很明显的白色或黄白色的月牙形斑纹,因此也被人称为月熊(Moon bear)。

不过这块斑纹的大小和形状在不同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可能只是一条挺细的线,有的则是好大一块三角斑。

黑熊的头部又宽又圆,顶着两只圆圆的大耳朵,形状颇似米老鼠。

它们的眼睛比较小,但有彩色视觉,这样它们就能分辨出水果和坚果的不同了。

黑熊的口鼻又窄又长,呈淡棕色,下巴则呈白色。黑熊的毛虽不太长,头部两侧却长有长长的鬃毛,让它们的大脸更加宽大。

黑熊以4只脚掌着地行走,属跖行类动物。它们的四肢粗壮有力,脚掌硕大,尤其是前掌。脚掌上生有五个长着尖利爪钩的脚趾,但它们的爪钩不能收回。另外,和其他熊科动物一样,它们的尾巴也很短。

熊代表什么动物?

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

广泛分布于欧、亚及南北美洲。

熊躯体粗壮肥大,体毛又长又密,

脸形像狗,头大嘴长,

眼睛与耳朵都较小,臼齿大而发达,

咀嚼力强。四肢粗壮有力,尾巴短小。

熊平时用脚掌缓慢行走,

但是当追赶猎物时,会跑得很快,

且后腿可以直立。

熊的嗅觉十分灵敏,

视力以及听觉比较差。

它们的牙齿用来防御和当作工具,

爪子可以用来撕扯、挖掘和抓取猎物。

熊科中分布最广泛的是棕熊,

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但数量并不多。

亚洲黑熊是中国最常见的熊,

但仍然属于珍稀物种。

熊字的由来?

熊姓氏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熊姓分为两大支:一支出自姬姓,黄帝为少典之子,号有熊氏,居于有熊氏之墟,后裔有以熊为氏;另一支出自芈姓,源自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项之后,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第六子季连,以羊为图腾的芈部落的首领,芈姓之祖。

夏朝时,季连的后裔穴熊居于熊山之穴,穴熊氏族改奉熊为图腾,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

此外,苗族、普米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熊姓氏族人,其中苗族仡熊氏在战国中期受楚文化影响颇深,当时即有改汉姓为熊氏者。总之,熊姓氏的来源与黄帝有关,历史悠久。

熊类发展史?

熊类的发展史如下:

先说熊类的祖先。现代熊的祖先是距今2400——25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的犬熊。熊类在地球上出现虽然较晚,但发展很快,在距今500——100万年的上新世和更新世便很繁盛,足迹几乎遍及全球各角落(南极洲除外)。

熊类是杂食、适应性强的陆生动物,从北极到热带均有分布。第三纪由于地球上出现寒冷气候,南北极形成冰川。来不及由极地往温暖地区迁移的喜温动物都灭绝,仅一些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在冰川边缘生活。

原来以北极植物为主食的穴居熊绝迹了,而一种毛皮厚、肉食,并且体温调节能力、越冬生理以及生物化学都适应严寒的熊类在北极生存下来,这便是以后的北极熊。它们以海豹、幼海象、鱼类、鸟蛋以及搁浅鲸的腐肉为主食,成为严格食肉动物。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