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动物小百科知识大全-冬眠动物小百科知识大全图片 2025-02-20 20:01:51 0 0 冬眠的动物资料? 冬眠的动物包括熊、松鼠、箭毒蛙和树懒等。它们通常在寒冷的冬季进入冬眠状态,以节省体能和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冬眠期间,它们的新陈代谢减缓,体温下降,能量消耗减少。 一些动物会在冬眠前储存足够的脂肪来供给身体需要,而有些动物会在冬眠期间偶尔醒来进行一些活动,如排泄或者摄食。冬眠是这些动物的一种生存策略,在寒冷的冬季帮助它们度过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 冬眠的动物有哪些? 一般常见的冬眠动物是青蛙、蟾蜍、蛇、蚯蚓、亚洲黑熊、北极熊、鳄鱼、刺猬、乌龟、松鼠、蝙蝠、黄蜂、蜥蜴、蜗牛,睡鼠,并分别讲述它们是如何冬眠的。 其他需要冬眠动物还有: (1)爬行动物。如蛇类、蜥蜴类、龟类等动物。 (3)鱼类。如鲤鱼,非洲肺鱼是夏眠 (4)软体动物。如蜗牛、贝类等。 (5)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多年生昆虫类动物也有冬眠习性。 (6)一些小型哺乳动物也有冬眠习性。如鼠类、蝙蝠、獾类、貂类、刺猥等。 (啮齿目栗鼠、欧洲睡鼠、金仓鼠翼手目蝙蝠食虫目刺猬) (7)大型哺乳动物中仅有熊类有冬眠的习性。如黑熊、棕熊、马熊、北极白熊等。 还有一些冬眠动物如土拨鼠,甚至进行社会性的冬眠。在每个冬眠的地点会有达20只成年鼠和幼鼠互相抵靠在一起,这样它们可以互相取暖,不至于被急剧下降的温度所伤。特别是脂肪贮存较少的幼鼠,在这种冬眠方式中它们更能够度过严酷的冬天。 与冬眠形成对比的还有僵冷状态,这可在很多在一些特定气候区域生活的变温动物中可见–蜗牛,一些昆虫,大部分的爬行动物(蛇,龟,蜥蜴)和两栖动物(蟾蜍,蛙。蝾螈会有3到4个月,慢缺肢蜥和龙纹蝰蛇有4到5个月,雨蛙和沙蜥蜴则有5到6个月的僵冷状态期。 冬眠的四种类型? 第一种办法是冬眠.例如:蛇、青蛙、乌龟等,它们冬天躲在自己的洞里睡大觉,一直躲到春天才醒来,在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它们不吃不喝,也不动,靠缓慢地消耗身体里的脂肪度过寒冷的冬天.狗熊也在睡觉,可稍有响声就会醒来,肚子饿了也会出来找东西吃,这叫假冬眠或半冬眠. 第二种方法是迁移居住地.例如,大雁、燕子等,.它们在冬天到来之前会飞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一方面是因为那里温暖,另一方面是能找到食物,这都是有利于它们生存的. 第三种方法是加厚身上的皮毛或羽毛.比如,兔子、鹿、狐狸、麻雀、乌鸦等.它们冬天身上的皮毛或羽毛比夏天要厚得多.至于吃的东西,它们也不用发愁,即在夏天、秋天尽量多吃东西,吃的胖胖的.冬天能找到食物的时候就吃,找不到吃的东西,饿几天它们也不怕. 第四种方法是储存食物.例如松鼠、蜜蜂、蚂蚁等.秋天时它们在自己家里储存大量食物、到冬天它们就不用出门了. 第五种方法是让卵过冬.例如,螳螂、蝗虫等.秋季时它们产卵,让卵在树枝上、草丛里、泥土里度过冬天.这些卵的外形有特殊的卵袋保护着,不怕寒冷,等到春天来临时,它们的幼虫就会爬出来,快乐的到处去玩了.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