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猴动物百科视频大全(金丝猴动物百科视频大全集) 2025-02-13 03:08:11 0 0 金丝猴为什么濒临灭绝? 金丝猴濒临灭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森林的砍伐破坏导致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遭到了破坏;长期以来滥捕滥杀也是金丝猴物种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植被的破坏使它们的栖息地被分割成小块,阻碍了种群的流动,使种质退化,繁育能力下降3。 此外,气候变化也使金丝猴的主食松萝的生长状况不稳定。 人类生产活动区域的扩大使这种胆小敏感的动物节节退缩,而不适当的生态旅游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消极的作用。 人们捕捉金丝猴当然是看中它们一身漂亮的皮毛,但是主要还因为某些亚种的金丝猴是我国的特产动物,走私的丰厚利润也是导致人们觊觎它的原因之一。 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是的。 必须的。 金丝猴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金丝猴是猴科、仰鼻猴属下的动物,金丝猴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唇厚、上翘、鼻孔大、无颊囊,是为了能够适应高原缺氧进化而来的。该属下有五种金丝猴,分别是川金丝猴、越南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怒江金丝猴,这五个品种都是珍稀品种,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 金丝猴濒危原因? 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金丝猴的栖息地越来越小,他们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因而他们的繁衍也受到了濒临灭绝的威胁。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保护环境,保护现有物种,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肉类,栖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长毛可耐寒。6个品种均为珍稀品种,均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 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米的森林中。其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布带 属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以及次生性的针阔叶混交林等四个植被类型。 随着季节的变化,它们不向水平方向迁移,只在栖息的环境中作垂直移动。群栖生活,每个大的集群是按家族性的小集群为活动单位。最大的群体可达600余只在灵长类中,如此庞大的群体亦属罕见。 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的川金丝猴,云南的滇金丝猴。 1、川金丝猴分布于中国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 2、滇金丝猴分布分布于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云岭山脉主峰两侧的高山深谷地带,面积约20,000平方公里,向北伸长达西藏境内的宁静山脉,包括云南德钦、维西、丽江、剑川、兰坪、云龙等县,以及西藏芒康县境内。 3、黔金丝猴分布地点主要在江口县的月亮坝、柏枝坪;松桃县的泡木坝、田家坝、白云寺、牛凤包;印江县的亚盘岭、淘金河上游和护国寺。 金丝猴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吗? 金丝猴,顾名思义,就因为它一身金色如丝的长长毛发,细密柔软,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分外夺目。 01 金丝猴的基本特征 金丝猴是猴子世界中长得最漂亮的,别的不说,但就金黄色的毛发就已经光彩照人了。金丝猴长相奇特,厚唇、短尾、圆嘴、朝天鼻,脸泛一层淡蓝色荧光,一双机灵闪烁的蓝宝石一般的眼睛,显得娇艳动人,特别的惹人喜爱。 金丝猴营树而居,主要活动在高大乔木树冠的顶层,四肢灵活,身手敏捷,在树丛之间闪转腾挪、攀援如飞,借助树枝的反弹力,荡起而跃,一跃十几米。其悬枝回荡的瞬间,和身子一般长的尾巴,轻轻摆动,掌握平衡。动作之轻盈优美,如金色精灵在绿影婆娑的树林中隐现。 金丝猴,属哺乳纲、灵长目、猴科,仰鼻猴属。为我国特有的闻名于世界的珍贵稀有的野生动物,被列入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仅分布于贵州梵净山,四川岷山、邛崃山,陕西秦岭,甘肃南部的摩天岭以及湖北的大小神农架的原始密林之中。共有三个种:黔金丝猴、滇金丝猴和川金丝猴。 02 秦岭金丝猴和金丝猴家族的关系 秦岭金丝猴( Rhinopithecus roxellana qinlingensis)又名川金丝猴秦岭亚种。在动物学分类上属四川金丝猴的秦岭种群。是在金丝猴的家族中比较特殊的一支。体型中等猴类。体长57-76厘米,尾长 51-72厘米,雄性体重15-39千克,雌性体重6.5 -7.0千克。鼻孔向上仰,颜面部为蓝色,无颊囊。 秦岭金丝猴主要分布在陕西境内秦岭山脊的南北两侧的周至、太白、宁陕、佛坪、洋县等地,总数约有5000只左右。秦岭是我国金丝猴分布的经纬度的最北限。若评说起金丝猴的“金丝”,其色彩之绚丽,光泽鲜亮如丝之柔滑,应以秦岭金丝猴最为正宗。 金丝猴大多活动在2000-3000米的高海拔山区的针阔混交林地带,过着群居生活,以野果、嫩枝芽、树叶为食。秦岭金丝猴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03 古人眼中的金丝猴 金丝猴古时称“狨”,在《山海经》和《尔雅》中都有记载。秦岭金丝猴属川金丝猴。早在唐开元年间,陕西三原县尉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就说:“狨生山南(今秦岭)山谷中,似猴而大,毛长、黄赤色。人将其皮作鞍褥。” 金丝猴是群栖性动物,常常几十只、几百只的群居在一起,在一群中常有6-10只相对集中独立成小群生活,每群中有一名最壮实的大公猴为猴王,发号施令,统帅保卫着猴群。猴王享有“一夫多妻”的特权,经常是“妻妾成群”。 秦岭山中老百姓还称金丝猴是“灵性兽”、“孝兽”、“仁兽”。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果然,仁兽也。出西南诸山中。居树上,状如猿,白面黑颊,多髯而毛彩斑斓,尾长于身,其未有歧,雨则以歧塞鼻孔也。喜群行,老者前,少者后,食相让,居相爱,生相聚,死相赴。柳子所谓仁让孝慈者,是也。” 04 金丝猴家族的社会关系 金丝猴母猴对幼仔关心备至,慈爱异常,若受惊逃跑,一定携带小猴,遇猎人追捕,母猴眼看走投无路时,会急速推开幼仔逃生,自己束手待擒。《太平广记》有这样一则记载:当母猴中箭,它马上放下怀中幼仔。小猴依恋其母,走不远又返回母猴怀中。母猴忍痛推下幼儿让它快逃命,小仔哀痛啼哭不舍,结果母仔双双遭难,真正是悲情感天动地。金丝猴母猴护仔,一因天性,二也是因为金丝猴生育率低,得仔不易,一般春季发情交配怀孕6、7个月,只产1仔。宋代还有记载:“人捕其一,则举群啼而相赴,虽杀之不去也,南人名仙猴。” 金丝猴特别的尊老爱幼,有“孝兽”之誉,对长者敬重有加,长幼有序。有食必先让老猴先食,采摘到野果之类美味,先依次传递给蹲在树顶的老猴先食,余下方才分食,让人唏嘘敬佩。 05 金丝猴的生存现状和保护 秦岭的金丝猴,能顽强的在原始森林中世代繁衍生息,适应高寒山区冬天的严酷恶劣的环境,抵御天敌,这都因为它们群集生活,性情异常机警,灵活敏捷。它们受到最大的危害和生存危机,主要是人类的活动,过去的乱捕滥杀,夺其华贵皮毛,致使金丝猴处于濒临灭绝状态。还有人类对秦岭的野蛮开发,对森林的滥采滥伐,致使原来连绵的林区,变成原始林、人工林、灌木丛、竹林、裸露地,以及林区运输公路等斑块状态,隔断了野生动物,尤其是靠树木转移的金丝猴的种群交流,成为它们难以逾越的障碍。 好在如今秦岭许多国家级、省级的自然保护区都逐步意识到这一点,有的保护区已开始实施人工造林规划,连接这些被切割的断点,建立绿色走廊,恢复秦岭的生态环境。这样,秦岭肯定会以其生机蓬勃的茂盛,成为所有野生动物栖息繁殖的避护之所、幸福乐园,成为金色的精灵,仙姿飘逸、美丽迷人的国宝金丝猴的福地洞天。 人类和猴子有着很亲密的关系,不仅仅因为同是灵长类,肢体形态有很多相似性。过去的岁月充满了回忆和收获,可是我们还是期待着新的一天、新的一年。就像生活在秦岭深处的金丝猴,日复一日地经历着秦岭的四季流转和太阳的东升西落,把足迹和身影留在丛林的每一处角落,然后,去迎接新的一天,让欢声笑语依旧。它们,让大山不再孤单,让森林不再无趣,让秦岭充满生机和活力,赋予时光以生命,赋予岁月以文明。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