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啮齿动物百度百科(医学啮齿动物百度百科知乎) 2024-12-29 02:28:43 0 0 啮齿类动物是什么? 啮齿类动物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源某些啮齿类动物,如黑线姬鼠、褐家鼠等,在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后,其体内的病毒可随尿液、粪便、唾液及血液排出,当人从呼吸道吸入消化道食入,或由皮肤黏膜破损处直接接触污染物后即有可能被传染此外还有人认为,病毒可通过革螨或恙螨叮咬而经虫媒传播,不过目前对此还无统一的认识但可以肯定,以人为传播源的人与人之间传染可以排除。 为什么叫啮齿动物? 兔子不是啮齿类,而是兔形目,之前也被列入啮齿类,但后来生物学家认为兔子与啮齿目动物的演化乃来自不同的起源 定义: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目,其特征为上颌和下颌各两颗会持续生长的门牙,啮齿目动物必须通过啃咬来不断磨短这两对门牙。 啮齿动物到底是个什么意义上的概念?是分类上的名词么?除了老鼠,还有那些? 啮齿目是分类学概念,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是哺乳纲中数量及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约占种数的1/3),主要特征为:体中、小型。上下颌各具一对门牙,仅前面被有珐琅质,呈凿状,终生生长。无犬牙,门牙与前臼齿间具有空隙。嚼肌特别发达,适于啮咬坚硬物质。 我国常见种类有: 1、松鼠科。 代表性种类有灰鼠、黄鼠、旱獭等。 2、仓鼠科。 3、鼠科。 代表性种类有小家鼠、褐家鼠(沟鼠)、黑家鼠(屋顶鼠)。 4、跳鼠类。 代表性种类有三趾跳鼠。 另黄鼠狼学名黄鼬,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鼬科动物,该科其他代表动物有:紫貂、獾和水獭。 啮齿类动物是什么? 啮齿类动物是哺乳纲的一个目。上下颌只有1对门齿,雌性为双角子宫。本目种数约占哺乳动物的40%~50%。本目动物进化历史漫长,在形态上已极为多样化,体型相差悬殊。多数种类的体长在10~20cm之间,体重100g以下。兔尾鼠属没有外尾,蹶鼠属等的尾则为体长的1.5倍或更长。 啮齿类的牙齿数一般不超过22枚。少数种类仅于每年春季繁殖1窝幼仔,多数则于春、夏、秋产3窝左右。每胎产仔数各不相同,多数为4~6只,多者达7~8只,最高达18仔。多数种类的妊娠期短,仅20d到1个月左右。 幼鼠生后20d左右就能单独寻食,一般3个月达性成熟,春季出生的个体能在当年秋季繁殖。但多数幼体于次年春季繁殖。少数大型种类寿命较长,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活10年以上,但多数种类的自然寿命为2~5年。 啮齿类动物是什么? 啮齿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种,它们有啮咬物品的习性,因此得名。 啮齿类动物包括老鼠、松鼠、花栗鼠、豪猪、海狸、仓鼠、沙鼠、豚鼠、毛丝鼠和土拨鼠等。 这些动物上下颌各有一对仅前缘有珐琅质的凿状门齿,终生生长,因此有磨牙的习性。 它们的生存意味着必须不断地去啃咬它们所遇到的任何东西,从完全长大的树木到涂有涂料的电线,一辈子就是不停地咬咬咬。 因此,啮齿类动物多具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分布广泛,与人类有密切关系。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