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走动物百科动作-爬走动物百科动作描写 2024-11-14 11:29:48 0 0 动物怎么行走? 1、跖行(掌行) 是最原始的行走方式,我们脊椎动物的祖先登陆时就是这种走法。大部分灵长类、熊类、啮齿类都是跖行的。 优点:脚掌全部着地,稳定性强,为这类动物解放双手(特别是人类直立行走,解放双手从而学会制造工具)提供了条件; 缺点:跖行动物的能量消耗最多,是效率最低的方式,跖行动物少有很善于奔跑的。 2、趾行 相当于把跖行的脚趾踮起来,加长了一段,比如猫科、犬科动物 优点:趾行动物的腿部肌肉集中在比较高的位置。肌肉往复运动的距离相对变短,节约能量,因此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方式。人类在快跑时也采用类似趾行的方式——这就是短跑钉鞋脚跟部位没有钉子的原因,因为快跑时脚跟不着地。 缺点:重心升高,底盘不稳 3、蹄行 则更进一步,相当于用趾尖行走,包括牛、羊、马等 优点:身体整体抬高、视野更好,在茂密草丛中能更早的发现威胁,同时腿部发力的部位进一步上移,能量的使用效率也更高,所以当今的长跑高手大多是有蹄动物。 至于趾行是否适合二足行走? 你可以问问那些穿10cm高跟鞋的女士们(滑稽) 猴子为什么爬着走? 猴子的身体特征决定了它爬着走,属于动物中的“灵长目”。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主要特点是:1、四肢长并有明确分工,关节灵活而运用自如,拇指可与其它四指对握,双手具有一定的操作功能;2、具有辨别色彩的能力;3、双目和人类相似,长在头部前方,具有“双视”功能,能准确判断距离;4、上下颚短,脑腔很大,大脑发达,智力较高。绝大多数灵长类动物以不同形式的树栖或半树栖生活。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动物是怎样行走的? 活动目标: 1、在幼儿观察动物的基础上,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模仿动物的行走方式。 2、发现动物的行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活跃幼儿的思维,并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观察动物行走方式的兴趣。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动物世界课件,录音机、音乐磁带。 2、各种动物卡片和动物头饰幼儿人手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课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去过动物园?现在跟老师一起去动物园游戏好不好?幼儿:注意倾听--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律动 听《去动物园》音乐进行律动表演--培养幼儿对艺术的爱好。 三、谈话活动 猜一猜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行走的?幼儿:唤起已有经验,边思考边回答--培养幼儿注意观察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四、自主探索 1、结合导入所提供的动物画面,引导幼儿观察,说出画面内动物名称,并说出它们是怎样行走的。 2、用定格动物画面,让幼儿观察画面内动物的腿有什么不同,是怎样行走的。 3、在动脑筋,换一种动物行走姿势,让别的小朋友猜,看能不能猜对。--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五、幼儿表演 老师准备了许多动物的头饰,每个小朋友可以上来选一种,然后一个一个地学自己头饰上的动物的行走姿势,并且要向大家报一下《我是**,我会走(跳****)》。[.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幼儿:自选头饰、边表演介绍--培养幼儿合作,并谦让的精神。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六、行走游戏 1、每个幼儿一张动物卡片,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自己卡片上的动物和其它小朋友卡片上的动物行走方式一样,还是不一样。 2、按动物的行走方式进行分类,分为飞、跑、跳、游、爬、蠕动。 3、行走方式相同的动物走到一起去。幼儿:共同参与游戏活动。 延伸活动: 到操场上去比一比谁的行走方式快。 活动反思: 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我抓住幼儿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兴趣转移快、好奇心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真实的直观形象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幼儿带入动物的天地,通过对动物的观察激起幼儿对动物进行探索的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仅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引导幼儿由易到难,采用谈话、游戏等方法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了解常见动物的行走方式。 陆地四脚爬代表什么动物? 陆地四脚爬代表蜥蜴。蜥蜴是一类爬行动物,它们通常有四条腿,身体扁平,能够在陆地上爬行。蜥蜴的身体结构和行为特征使它们适应了陆地生活的环境。蜥蜴的种类繁多,包括了许多不同的物种,如壁虎鬣蜥等。它们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都有分布,是一类非常常见的爬行动物。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