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种动物百科,500种动物大全

世界十大保护动物?

1、野生亚洲象:  

亚洲象目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中,这意味着它们面临较高的灭绝风险。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目前有41410到52345头野生亚洲象。

2、爪哇犀牛:  

爪哇犀牛已经濒临灭绝。据说目前只在印度尼西亚的乌戎库隆(Ujung Kulon)国家公园有约40头存活。去年10月,偷猎者杀死了越南的最后一只爪哇犀牛。

3、雪豹:

  雪豹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估计,目前有4080到6590只野生雪豹。作为雪豹一个亚种的黑龙江豹原产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北方,目前野外只有不到50只。

4、野生老虎:

  老虎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单。根世界自然基金会称,目前只有约3200只老虎在生活在野外。11月,国际刑警组织在13个亚洲国家发起了一项拯救野生老虎的运动。美联社报道,1900年亚洲还约有10万只老虎。

5、伊洛瓦底江豚:

  伊洛瓦底江豚产于东南亚,也被列在在IUCN红色名单。世界自然基金会称,目前只有85只存活在东南亚国家。

6、太平洋鼠海豚:

俗称“小型鼠海豚”,是一种生活在加利福尼亚湾的小海豚。世界自然基金会估计,目前仅存245只左右。他们受到的最直接威胁是“渔网的缠绕”。而世界自然基金正在帮助墨西哥政府减少捕捞。

7、蓝鳍金枪鱼:

大西洋蓝鳍金枪鱼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他们受到过度捕捞的威胁。10月的一份报告称,实际交易中允许捕捞东部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的数量是限额量的两倍。今年8月,三菱高管计划购买数吨蓝鳍金枪鱼并且冷冻,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供应紧张。

8、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是东部大猩猩亚种,被列为极度濒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世界自然基金会估计目前共有2个种群,大约786头生活在乌干达地区。武装冲突和过度自然资源开发是威胁大猩猩种群的主要因素。

9、苏门答腊猩猩:

  苏门答腊猩猩被列为极度濒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自然基金会说他们是最濒临灭绝的两个猩猩物种之一,目前野外只有约7500头。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猩猩被认为是威胁人类农业和居住的动物。一项调查发现,婆罗洲居民一年内至少杀死750只濒临灭绝的苏门答腊猩猩。

10、棱皮龟:

1000年前有什么动物?

1000年前除了恐龙还有它们

1、【巨猿】是已灭绝的一属猿,生存于约100万~30万年前的中国、印度及越南,与几种人科在时间框及地理位置上相同。化石纪录指步氏巨猿是最巨大的猿,站立时高3米及重600公斤。

2、【恐狼】与灰狼在北美洲一同生存了约十万年。

恐狼体型比现代的狼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和狼并存在世界上,直到一万年前才灭绝。它的身体构造和现代的狼完全不同,身体更健壮结实,四肢比较细而且短,比较像鬣狗。3、【袋狮】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肉食性动物,且是最大的肉食性有袋类。它可能在:森林、林地、灌丛带及河谷等地进行猎食。袋狮的最亲是草食性的袋熊及树熊。

4、【洞狮】也做欧洲洞狮,是狮子的祖先,是一种已灭绝的狮子种类。

5、【魔鬼蛙】史前魔鬼蛙又叫魔鬼蟾蜍。

6、【狗鳄】是一种古老的脊柱性爬行动物,在75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大部分灭绝。

哪些动物数量最少?

现在世界有1200种动物濒于灭绝,每天有一种动物从地球上消灭。

1、 中国的大熊猫如今仅存1000只左右。

2、 1969年,亚洲生存着6000只老虎,如今不到1700只。

3、 大猩猩被称为亚洲大型人猿的唯一代表,如今只剩下2500头。

4、 非洲犀牛如今只剩下200头,而20年前有2万头。

5、 200年前北美野牛达7500万头,如今仅存500头。

6、 在过去25年中,大象的数量下降了90%。

7、 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指猴仅存9只。

8、 得克萨斯洲的红狼只在美国的动物园中有3只。

非洲十大动物保护区面积?

一、津巴布韦:万基国家公园(Hwange National Park,Zimbabwe)

  万基国家公园是津巴布韦最大的公园,占地近1.5万平方公里,那里有猎豹、鬣狗、狮子和长颈鹿,每年还有成千上万去博茨瓦纳的大象从这里经过。营地里隐秘的豪华帐篷,会让你感觉回到了原始社会——经营者会带你到附近的河滨去观赏,你会看到在这动荡的家国,动物依然安然自得的生活着。

二、赞比亚:赞比西河下游国家公园(Lower Zambezi National Park,Zambia)

  与邻国津巴布韦声名远扬旅游业相比,赞比亚野生动物旅游才起步。赞比西河下游国家公园景致最美的地方,就是萨凡纳河畔的琼戈韦河畔之家,这个建筑是用原生态的材质建成的,比如河里的石块和树枝。在白天,你可以看到成群的野象在户外的池子嬉戏,草坪上有成群结队的河马经过。

三、南非:Mthethomusha野生动物保护区(MthethomushaGame Reserve, SouthAfrica)

  在这里你能看到非洲原著桑人2000多年前在石壁上留下的绘画——每年都会发现很多绘画。除了非洲五霸(狮子、豹、大象、犀牛、水牛),这里还有斑马、非洲大羚羊和野狗。夜间驾驶沿着山谷行进,可以在保护区品尝美味的南非传统菜肴,比如邦哈尼山庄的鸵鸟肉排。

四、纳米比亚:Mundulea自然保护区(Mundulea Nature Reserve,Namibia)

  几十年前,纳米比亚的这个偏远的角落还只是农场。现在,在这片广阔的平原上,以及这个国家南部锯齿状的山丘以及险峻的奥塔维山脉,都恢复到了以前原始的状态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名为胡克的黑犀牛、豹、大羚羊、黑斑羚、斑马等,在回到住所之前,你可以看看熊熊燃烧的火焰和用金合欢雕刻成的家具。

五、莫桑比克:戈龙戈萨国家公园(GorongosaNational Park, Mozambique)

  莫桑比克海滨有很多奢华的旅游胜地,这使得游客淡忘了内陆很多的景点。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演员加里·格兰特就来参观过戈龙戈萨国家公园。几十年的内战使得动物减少了很多,在和平年代,狮子、紫貂、大羚羊、条纹羚以及鳄鱼又在沙漠平原和火山口活动了。

六、南非泰达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ThandaPrivate Game Reserve, SouthAfrica)

  南非泰达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是一处旅行体验式豪华度假胜地,其位于祖鲁兰北部,临近印度洋。这里有野狗、疣猪、黑犀牛以及非洲五霸等多种野生动物,这里原先是一个牛场,而现在则恢复为野生地区、原始丛林。

七、马拉维利翁代国家公园(Liwonde National Park,Malawi)

  马拉维面积不大,却以其庞大的同名湖泊而闻名。位于这个内陆国家的中心地带的利翁代国家公园还会为您带来旧时的旅行体验,动物们在这里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它们还不习惯人类和汽车在这里活动。

这里的动物是真正的野生动物。这里有水牛、大象和长达四米的鳄鱼,还有一个犀牛避难所来保护野兽,这些野兽最近才重新回到大自然。雨季期间(1月到3月),公园会从燥热的丛林公园变成青翠欲滴的绿海,还有钴湖泊点缀,河马在这里打滚,斑马和羚羊在这里欢腾。

八、博茨瓦纳莫克洛迪自然保护区(Mokolodi Nature Reserve,Botswana)

  莫克洛迪自然保护区风景壮美,有湿地、有湖泊还有灌木,还有白犀牛、长颈鹿、豹和黑斑羚羊,这里会为您带来宁静的旅行体验。亚历山大·麦考尔·史密斯的《第一女子侦探机构》一书中提到这个公园,您可在公园传统以本书作者命名的圆型茅屋里找到副本。

九、斯威士兰哈雷恩皇家国家公园(Hlane RoyalNational Park, Swaziland)

  斯威士兰是非洲最小的国家之一,这里有很多安静的公园和保护区,其中最充满活力的要数位于此国炎热多尘的东部低地的哈雷恩皇家国家公园。

这个保护区部分归国王姆斯瓦蒂三世(非洲最后一位君主)所有,因为公园有一部分被围起来作为他个人的狩猎区。其余的部分野生荆棘丛生,栖息有狮子、犀牛、猎豹、鬣狗和豹等野生动物。营地有很多乡村式木质住宿小屋,专门设有猎物观赏平台,您还有机会跟随导游到灌木丛中走走,和友好的大象亲密接触。

十、南非拉奎拉野生动物保护区(AquilaPrivate Game Reserve, SouthAfrica)

  这是从南非最南端的开普敦最易到达的几个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拉奎拉以其海滩生活和葡萄园而闻名,位于面积达7500公顷的南非卡鲁半沙漠地区,是非洲五霸、河马、长颈鹿和170多种鸟类的家园。

这里的住宿条件很好,豪华木质小屋坐落在山坡之上,配有阳台和巨大的壁炉,可以户外淋浴。另外,在这里,您可以不用选择传统的在旅行车上观赏猎物的方式,而是选择在灌木丛中骑马或四轮摩托车,体验艰难地徒步旅行。

世界上七大恐龙是什么?

一提起食肉恐龙,人们总是会想起比较熟悉的暴龙。毫无疑问,暴龙确实属于最致命的一类恐龙,但它们并不是唯一一种致命恐龙。事实上,地球上曾经到处都是庞然大物般的恐怖杀手。以下就是最著名的七大致命恐龙。 1. 暴龙---毫无疑问,暴龙确实属于最致命的一类恐龙。它们那似乎能够咬碎一切的牙齿令所有猎物胆寒。此外,暴龙身体庞大,身长可达40英尺(约合12米),身高可达20英尺(约合6米),体重最重可接近16000磅(约合7258公斤)。在白垩纪末期,暴龙主要生活于北美洲西部的广大地区,靠两条腿走路。科学家一直在疑惑,暴龙究竟是一种动作迟缓的动物,还是一种迅捷灵敏的捕食者。但不管是哪一种,它们的猎物也都是有血有肉的庞然大物。

2. 玛君龙--- 对于玛君龙来说,它们最血腥的事就是同类相食。玛君龙同类相食的证据来自于它们骨骼化石上的玛君龙齿痕,这种齿痕与玛君龙的牙齿大小和间隙完全匹配。玛君龙身长约20英尺(约合6米),曾经于7000万年前生活于马达加斯加平原之上。研究人员介绍说,在当时也存在身体瘦小的靠采摘植物为食的同类。研究数据显示,玛君龙不仅仅以靠采摘植物为食的同类为食,有时也以自己的家族同类为食。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恐龙之间的同类相食相对常见,但证据很少。

3. “Eocarcharia dinops”龙---“Eocarcharia dinops”龙的眉毛之下是一块巨大的眉骨。在与同类对抗时,这种厚重的眉骨可以用来猛烈击打对方,还可以用来吸引异性。它们刀片一样的牙齿可以将任何活生生的猎物咬死,并肢解它们身体的各种部位。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曾经发现过1.1亿年前的“Eocarcharia dinops”龙化石,其中包括像猪嘴一样的鼻子等。这种恐龙身高约7英尺(约合2.1米),身长约25英尺(约合7.5米)。它们常常与另一种食肉性动物共同出击,捕食长颈食草性尼日尔龙。

4. 诺弗勒恶龙---多齿的诺弗勒恶龙可以利用自己向前突出的前齿像长矛一样刺向猎物,然后再用自己像刀片一样的后齿将猎物撕碎。这种牙齿排列在食肉性恐龙中并不多见。科学家认为,这种和德国牧羊犬大小相近的恐龙生活于大约6500万年前到7000万年前的冈瓦那超大陆的南部,主要以鱼类、蜥蜴和其他动物为食。诺弗勒恶龙(Masiakasaurus knopfleri)英文名称的第一部分意思是“恶毒的蜥蜴”。

5. 玫瑰马普龙---玫瑰马普龙长约40英尺(约合12米),重约6吨,曾经是地球上最大的食肉性恐龙。考古学家曾经在一个地方发现数具玫瑰马普龙的遗骸,这表明这种庞然大物可能习惯于群体围猎,共同围攻一种体型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阿根廷龙是一种食草性恐龙,身长约100英尺(约合30米)。玫瑰马普龙大约生活于1亿年前,比著名的暴龙还要大得多。它们的牙齿很窄,像刀片一样,主要用于撕咬猎物。它们的骨骼化石发现于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地区。

6. 犹他铸镰龙---犹他铸镰龙实现了从食肉性动物向食草性动物的转化。科学家们尚不清楚,这种外观像鸟一样的恐龙为什么会放弃食肉习惯。不过,它们那种适合撕咬肉类的牙齿已退化为用于切割叶子,而它们的内脏已经膨胀到足以保证植物在其中发酵。犹他铸镰龙靠两足行走,站立时身高约4.5英尺(约合1.4米)。从头部到尾部,其身长约为13英尺(约合4米)。它们的爪子长而锋利,长度约为4英寸(约合10厘米)。犹他铸镰龙生活于1.2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活动范围为如今的美国犹他州。

7. 鸭嘴恐龙---对于鸭嘴恐龙来说,没有任何植物能够幸免。鸭嘴恐龙是一种大骨架恐龙,嘴部像鸭嘴一样,它们可以消灭自己经过途中的所有植物。它们的头骨很大,有300多颗牙齿用于撕咬植物纤维。在其颚骨中,还有数百颗可以替换的牙齿。这种恐龙大约生活于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其栖息地位于当时分离北美洲的一个巨大浅海的西方。成年鸭嘴恐龙身长可达30英尺(约合9米),其头部长约3英尺(约合0.9米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