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动物百科,各种动物的资料

一、各种动物的资料

1、大熊猫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

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截至2018年11月,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548只。

2、西伯利亚平原狼

西伯利亚平原狼(学名:Canis lupus campestris):是灰狼的一个亚种,属于食物链中上层的掠食者,是西伯利亚雪橇犬“哈士奇”(hasky)的祖先。

通常群体行动。它们活动在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西伯利亚针叶林、草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犬科家族成员。具有很好的耐力,适合长途迁移。它们的胸部狭窄,背部与腿强健有力,使它们具备很有效率的机动能力。

它们能以约10公里的时速走十几公里,追逐猎物时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时65公里,冲刺时每一步的距离可以长达5米。由于它们会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纪末期前都被人类大量捕杀。

3、树袋熊

树袋熊,又称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英文名Koala bear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当地人称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

树袋熊并不是熊科动物,而且它们相差甚远。熊科属于食肉目,而树袋熊却属于有袋目。它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性情温顺,体态憨厚。

4、袋鼠

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袋鼠“有时候指所有的有袋动物。这个词源自Guugu Yimidhirr(一种澳洲原住民语言),后来袋鼠这个词被约瑟夫·班克斯在詹姆斯·库克的第一次航海旅行中命名。

5、美洲豹

美洲豹,学名:Panthera onca(Linnaeus, 1758),又叫美洲虎,是现存第三大的猫科动物。体重70—180千克,咬力可达1250磅。是生活在中南美洲的一种大型猫科动物。

它身上的花纹比较像豹,但整个身体的形状又更接近于虎。在猫科动物中,美洲豹的体型仅次于狮、虎。野外寿命约18年。人工饲养的历史达20多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熊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伯利亚平原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树袋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袋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洲豹

二、历史上有几次生物大灭绝

历史上有五次生物灭绝事件,最早由大卫·骆普和杰克·塞科斯基1982年发布的论文所认定:

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发生在奥陶纪晚期或奥陶纪与志留纪过渡时期,4.50亿年前至4.40亿年前,约27%的科与57%的属灭种。从灭种的生物分类的属的数量,被评为五次大灭绝事件的第三位。直接原因是冈瓦纳大陆进入南极地区,影响全球环流变化,导致全球冷化进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海面大幅度下降。

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3.75亿年前至3.60亿年前,接近泥盆纪-石炭纪过渡时期。这次主要是海洋生物的灭绝,陆地生物受影响不显著。约19%的科、50%的属灭绝。这次大灭绝事件持续了近2000万年,期间有多次灭绝高峰期。造礁生物消失,竹节石类、腕足动物的3个目、四射珊瑚10多个科灭亡,称凯勒瓦瑟尔事件,也称弗朗斯-法门事件。由于灭绝事件持续时间很长,其根源很难辨识。可能的生物学原因是在此前的泥盆纪陆生植物大量繁育,导致地球大气中氧含量的增加、二氧化碳的大幅减少,地球进入卡鲁冰河时期所致。陆生植物进化出发达的根系深入地表土之下数米,加速了陆地岩石土壤的风化,大量铁等元素释放进入地表水,造成了水系的富营养化大暴发,导致了海底缺氧事件。海洋表层的繁盛的有机物的沉降,使得全球碳循环中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大量进入海底沉积层,也加强了地球冷化。泥盆纪也是陆地上生成大煤田的时期,这也加剧了二氧化碳固化入岩石圈。

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发生在2.51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时期。这是已知的地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许多动物门类整个目或亚目在此次灭绝事件中全部灭亡。曾普遍分布的舌羊齿植物群几乎全部绝灭。早古生代繁盛的三叶虫全部消失。䗴类原有40多个属,该世结束时完全消失。菊石有10个科绝灭;腕足类之前有140个属,在该事件后所剩无几。总共约57%的科、83%的属(53%的海洋生物的科、84%的海洋生物的属、大约96%的海洋生物的种),估计有70%的陆地生物包括昆虫的物种灭绝了。对于植物的影响较不明确,但新植物类群在此次灭绝后开始占优势。全世界几乎没有三叠纪早期形成的煤田。这次大灭绝事件的可能成因包括西伯利亚大规模玄武岩喷发造成的附近浅海区可燃冰融化大量释放温室气体甲烷,盘古大陆形成后改变了地球环流与洋流系统等等。

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2.0亿年前的三叠纪-侏罗纪过渡时期。约23%的科与48%的属的生物灭绝。其原因尚无定论。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缩写为K-T灭绝或K-T事件):6千5百万年前,约17%的科、50%的属、75%的物种灭绝。这次灭绝事件被评为五次大灭绝事件的第二位,仅次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其成因一般认为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陨石撞击。

三、动物的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哪四个阶段

动物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如下:

1、出生:泛指一切生命的产生。人是纵向降生的,以此区别于横向出生(畜生)的动物。

2、生长发育: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两者密切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而发育成熟状况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

3、繁衍:使生物数量逐渐增加或增多;某种生命及生命系统的生育、连接和延续过程。是生命孕育后代的行为,可分为有性繁衍和无性繁衍。

4、死亡:即一个生命的消失。

根据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源于海洋。早期的海洋动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出各种分支,丰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态。在人类出现以前,史前动物便已出现,并在各自的活动期得到繁荣发展。

它们在不断变换的生存环境下相继灭绝。但是,地球上的动物仍以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不断进化并繁衍至今,并有了如今的多样性。

扩展资料:

不同种类的无脊椎动物的生命周期存在差异。多数无脊椎动物是卵生动物,有些需要经历多种幼虫形态,例如蝶、蛾等昆虫;有些则一孵出便是成体。

大多数无脊椎动物有着明显的前端和后端,感觉器官靠近口部簇生,这种构造能帮助它们在向前运动时及时发觉新情况,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使运动更快、更敏捷。

脊椎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是一条脊椎骨或脊柱支撑着身体。典型的脊椎动物体内有连接肌肉、四肢的复杂的感觉器官和大脑。内部复杂的骨架使脊椎动物可以长得相当大,而且适应性强。

脊椎动物在动物界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人类已知的脊椎动物约有4万多种,分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它们几乎遍及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动物有着各种行为,这些行为可以看作是动物对刺激的反应。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比较有名的行为理论是康纳德·洛伦茨提出的本能理论。

大多数已知出现在化石中的动物们多是在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时的海洋物种。寒武纪大爆发对于进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动物

四、动物大百科的主要内容怎么写

动物大百科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1.动物的分类学:详述了动物界的多样性和分类体系,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以及无脊椎动物等主要类群。

2.动物的形态与结构:描述了动物的身体构造和外观特征,包括它们的大小、形状、皮肤覆盖物(如皮毛、羽毛、鳞片)等,并探讨了这些特征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

3.动物的生态与习性:探讨了动物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饮食习惯以及繁殖策略,旨在揭示它们如何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存和繁衍。

4.动物的地理分布:分析了不同动物种类的全球分布情况,解释了它们的分布模式和形成这些模式的环境因素。

5.动物保护现状:讨论了动物面临的濒危风险,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生存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保护措施和 conservation努力。

6.动物科普知识:提供了关于动物的有趣科学事实,包括它们的生理结构、运动机制、感官能力等,以增进读者对动物界的理解。

7.动物的历史与文化意义:追溯了动物在人类历史中的角色,以及它们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影响。

通过以上各个部分,动物大百科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动物世界视图,增强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促进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保护。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