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百科1997(动物百科全书) 2024-10-03 06:20:17 0 0 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排行? 1.远东豹 远东豹,又称阿穆尔豹、满洲豹,原产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它每小时能跑60公里,弹跳高度可达5.8米。2015年,全球仅存60头远东豹,全都生活在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 2.婆罗洲猩猩 婆罗洲猩猩仅生活于婆罗洲岛——亚洲最大的岛屿。相较于“表亲” 苏门答腊猩猩,它们的脸更宽、胡须更短。婆罗洲猩猩有三个亚种:西北亚种、东北亚种、中部亚种。中部亚种数量最多,据估计有3.5万只。东北亚种最危险,仅存约1,500只。 过去六十年来,婆罗洲猩猩的数量骤减50%。据科学家预计,到了2025年,婆罗洲猩猩的数量会再减少22%,总数量降至4.7万只。 3.山地大猩猩 目前,山地大猩猩仅存不到900只。人们曾认为,该物种会在二十世纪末灭绝,但自然环境资源保护者正在努力保障山地大猩猩的延续。当前,山地大猩猩的最大生存威胁因素有:政治不稳定、人类侵占栖息地、森林退化。 4.中南大羚 直到1992年,人们才发现了中南大羚。它属牛科,生活在越南和老挝的山区。这种动物非常罕见,科学家只遇到过4次。 5.玳瑁 这是一种海龟,生活在热带海洋里。人类为吃龟蛋、取龟壳而杀害玳瑁,对它们造成了极大威胁。此外,它们还很容易陷入渔网。过去一百年来,玳瑁的数量骤减80%。 6.华南虎 在20世纪50年代,华南虎尚有4,000只。1979年,中国明令禁止捕猎华南虎。尽管如此,到了二十世纪末,华南虎依然仅剩30-80只。2016年,华南虎约剩100只,皆被圈养——也就是说,没有野生华南虎了。 7.长江江豚 顾名思义,它们生活在长江。这种动物很聪明,智商和大猩猩差不多。据估计,目前还剩1,000-1,800只长江江豚。 8.苏门答腊象 苏门答腊象可重达5吨,生活在茂盛森林里。由于栖息地大面积被毁,苏门答腊象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减少了半数。据估计,它们目前仅剩2,400-2,800只。 9.中华穿山甲 它们不仅生活在中国,也生活在其它亚洲地区,如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麓、印度的北部地区。人们猎杀中华穿山甲,是为了肉和鳞片。它是全球交易量最高的哺乳动物。据估计,每年有10万只穿山甲被捕。 10.白背兀鹫 在中国南方和马来西亚,白背兀鹫可能已经灭绝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白背兀鹫的数量减少了99.9%。专家认为,这是因为白背秃鹫在吃牛尸时,吃进了有毒的兽药。 11.菲律宾鳄 目前,野外仅存不到200只成年菲律宾鳄。它们是栖息地丧失和捕鱼设备的受害者。 12.小头鼠海豚 这是世界上最罕见的海洋动物,首次被发现于1958年。自1997年以来,小头鼠海豚的数量减少了92%以上。目前,野外仅存30只。它们是捕鱼设备的受害者,同时也可能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全球变暖对栖息地条件和食物链产生了负面影响。 南方有什么动物? 黑熊 福建的黑熊属于华南亚种,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黑熊数量十分稀少,只生活在一些山区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 穿山甲 在福建分布广,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由于穿山甲的肉、鳞片价格高昂,所以近年被盗猎的很多,现在数量已经很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苏门羚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福建从山区到沿海都有很广的分布,但同样由于非法盗猎,苏门羚的数量下降得很快,特别是盗猎者常不分雌雄老少地赶尽杀绝苏门羚,对其影响很大。 白鹳和黑鹳 都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福建沿海地区仅1997年发现过1只。 琵鹭 福建有白琵鹭、黑脸琵鹭2种,栖息在近海滩涂、河口、湿地等荒僻地带。 天鹅 有大天鹅、小天鹅2种,都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南平、邵武等处过冬,数量非常少,原因是适宜它们过冬的人为干扰少、水草丰盛的河湾湖面受破坏。 鸳鸯 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每年约有200只在屏南县鸳鸯保护区里过冬,省内其他地方也有偶见,数量稀少。 虎纹蛙和棘胸蛙 虎纹蛙在福建分布在海拔900米以下的平原及半山区的稻田、池塘、水库和沼泽地,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因为过度捕杀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使虎纹蛙在沿海地区已经消失,濒临灭绝。棘胸蛙栖息在山涧溪流边的石洞里,被人类大量捕食后,现在棘胸蛙的数量锐减 1997年5元仙鹤纪念币发行量? 1997年5元中国珍稀野生动物丹顶鹤纪念币发行量为600万枚。 丹顶鹤纪念币 【材质】紫铜合金 【直径 】32毫米 【面值 】 5元 【正面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和“1997”字样的年号。 【背面图案】独立水边的丹顶鹤 【发行量】600万枚 【发行时间】1998年6月2日 【发行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铸造单位】沈阳造币厂铸造 常见的一类,二类,三类动物疫病有哪些? 动物疫病: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一类疫病: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为一类疫病。 二类疫病: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为二类疫病。 三类疫病: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为三类疫病。方针: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参考资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北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7年7月3日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