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动物百科知识科普,飞行动物百科知识科普视频 2025-02-20 20:58:46 0 0 飞行的动物有哪些? 在现存物种中,有三大类动物能够飞行。 一是鸟类。所有的鸟类动物都有前肢进化而来的翅膀,除极个别鸟类外,都会飞行。鸟类的种类不多,现存的鸟类不到10000种,其中只有10几种鸟不能飞行。 三是蝙蝠。蝙蝠属于哺乳动物,也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行的种类。与鸟类和昆虫的翼不同,蝙蝠的前肢进化为以肢骨的指骨为支撑的膜状翼,使这类哺乳动物具有了飞翔的能力。现存的蝙蝠约有900余种,都能飞行。 飞行的动物有哪些? 1、蝴蝶,是昆虫纲(Insecta),类脉总目(Amphiesmen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中一类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记载近2万种,蝴蝶被誉为“会飞的花朵”。 2、大杜鹃,普通杜鹃的中国亚种。体长约320毫米,翅长约210毫米。栖息于开阔林地,特别在近水的地方。飞行急速,循直线前进,在停落前,常滑翔一段距离。 3、燕,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 动物飞行原理? 鸟类飞行的基本类型 飞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尽管千差万别,但飞行的基本类型可分为三类,即滑翔、翱翔和扑翼飞行。 1、滑翔 从某一高度向下方飘行。滑翔得以持续的条件是:体重/速度=移动距离/失高。升力与阻力的比值越高和滑翔角度越小时,下沉也越慢,因而有较远的水平滑翔距离。飞鱼、飞蛙、飞蜥和鼯鼠等的飞行就属于这种类型。鸟类的扑翼飞行也常伴以滑翔,特别是在着陆之前。 2、翱翔 从气流中获得能量的一种飞行方式,也是不消耗肌肉收缩能量的一种飞行方式,一般分为静态翱翔和动态翱翔两类。前者利用上升的热气流或障碍物(例如山、森林)处产生的上升气流。蝴蝶、蜻蜓和一些鸟类(例如鹰和乌鸦等)能利用这种垂直动量及能量产生的推力和升力。动态翱翔利用随时间或高度不断变化的水平风速产生的水平动气流。许多大型海鸟(例如信天翁和海鸥)普遍采用这种飞行方式。风吹经海面时,越接近海面越因摩擦而受阻,因而在约45米高的气层中产生许多切层,其风速从最低处的零达到顶层的最高速。海鸟利用这种动量在气流中盘旋升降,不需要扑翼即可终日翱翔。 3、扑翼飞行 借发达的肌群扑动双翼而产生能量,是飞行动物最基本的飞行方式。 会飞行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 答:会飞行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朱寰鸟。 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中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此后对朱鹮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于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自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至1995年,中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