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的动物大百科_灭绝的动物大百科有哪些 2024-11-21 15:41:55 0 0 2020年灭绝的生物有多少种? 一、单翼合鳍躄鱼 ( Sympterichthys unipennis ),也被叫作光滑手鱼。  单翼合鳍躄鱼正模标本 单翼合鳍躄鱼也被叫作光滑手鱼,主要生活在澳洲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屿的海岸线附近,与古老的其他澳洲动物一样,光滑手鱼也具有独特的外形构造,它的外形十分特殊,有一对看起来很像人类手臂的前翅,并且这对前翅并非没有作用,反而能协助光滑手鱼在泥潭上行走。 1802年科学家第一次发现了光滑手鱼,当时在岸边的滩涂上随处可见,数量十分丰富,但随着渔业的发展,光滑手鱼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和污染,即使在五十年前当地为了保护它们而停止了渔业活动,但遗憾的是依然没有阻止它们的灭绝。2020年,光滑手鱼被宣告灭绝,唯一的标本被收藏在巴黎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二、17种菲律宾拉瑙湖的淡水鱼物种,已灭绝15种,两种极度濒危。 菲律宾的拉瑙湖是当地重要的鱼类产地,曾经野生鱼类种类和数量都十分丰富,由于渔业的发展,当地引入了一些掠食性的鱼类,给当地的本土鱼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同时过度捕捞进一步加速了本土鱼类的灭绝。  2020年,IUCN组织经过近一年多的评估,遗憾地宣布,在菲律宾的拉瑙湖中的17种野生鱼类中,15种已经完全灭绝,而另外两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可能在一两年内灭绝。 三、生活在危地马拉的加尔帕伪溪蝾螈。 加尔帕伪溪蝾螈是一种两栖动物,主要生活在危地马拉人迹罕至的森林中,其对栖息地的要求很高,但是随着当地人口数量的增长,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当地开辟了大量的小型农场,过度伐木等破坏了加尔帕伪溪蝾螈的栖息地。  加尔帕伪溪蝾螈 1976年在野外发现了最后一只个体,但从1985年开始到2020年以来连续进行了16次科学考察,都没有再次发现加尔帕伪溪蝾螈的踪迹,2020年,IUCN去年宣布将其评估为“灭绝”。 四、七绝真鲨 ( Carcharhinus obsoletus )  七绝真鲨 七绝真鲨是最近才确定的新物种,2019年,科学家研究了标本中的dna基因,确定了七绝真鲨这个新的鲨鱼物种,但遗憾的是,这只鲨鱼的标本来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迄今为止,再也没有人发现过这种鲨鱼。2020年,科学家宣布七绝真鲨已经灭绝,从发现到灭绝不到一年的时间。 五、小笠原伏翼蝙蝠(Bonin pipistrelle bat)。  小笠原伏翼蝙蝠 小笠原伏翼蝙蝠是一个神秘的蝙蝠物种,其数量很少,背部透着罕见的金黄色皮肤,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小笠原伏翼蝙蝠都没有再次发现的记录,在z2020年被正式列入灭绝名录。目前只有一只小笠原伏翼蝙蝠(Bonin pipistrelle bat)的标本被收藏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六、侏儒刺螳螂(Spined dwarf mantis)。  侏儒刺螳螂(Spined dwarf mantis) 侏儒刺螳螂是 一种小型的螳螂,主要生活在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灌木丛中,由于当地引入了外来的云雀,对侏儒刺螳螂进行捕食,在三十多年前,科学家在意大利的托伦蒂诺发现了最后一个标本。2020年,该物种被宣告灭绝。 七、克劳加斯托尔弯唇蛙。  克劳加斯托尔弯唇蛙 分布在危地马拉的一种珍稀蛙类,2000年被确定为区别于其他蛙类的独立物种,灭绝于当地的农业发展。 世界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世界上已经灭绝的动物种类很多,以下是一些较为著名的已经灭绝的动物: 1. 恐齿象:体型庞大,生活在更新世晚期,现已灭绝。 2. 翼手龙:古代恐龙的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时期,现已灭绝。 3. 恐鸟:生活在距今1.5亿年前的白垩纪,是已知最大的陆地鸟类之一,现已灭绝。 4.剑齿虎:生活在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是已知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现已灭绝。 5. 美洲狮:生活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现已灭绝。 6. 恐鱼:生活在距今2.4亿年前的二叠纪,是已知最大的硬骨鱼类之一,现已灭绝。 7. 翼龙:古代飞行爬行动物的一种,生活在侏罗纪至白垩纪时期,现已灭绝。 8. 巨猿:生活在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是已知最大的猿类之一,现已灭绝。 9. 巨型蜥蜴:生活在距今1.5亿年前的三叠纪,是已知最大的蜥蜴之一,现已灭绝。 10. 恐鸟:生活在距今1.5亿年前的白垩纪,是已知最大的陆地鸟类之一,现已灭绝。 世界上最濒危灭绝的10大物种? 1、北部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白犀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宽吻犀等,体大威武,形态奇特,是现存体型第二大的犀牛,也是仅次于非洲象、亚洲象、非洲森林象和印度犀的现存第五大陆生动物。 2、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华南虎个体较小,体型修长,腹部较细。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 3、黑冠长臂猿。黑冠长臂猿多数分布于中国云南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由于人类的猎杀,黑冠长臂猿的种群被隔离成岛装分布,生境已经丧失了75%,加上繁殖率低,目前全世界的黑冠长臂猿的数量在500只左右,其中中国特产的海南黑冠长臂猿仅剩13只。 4、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poliocephalus ssp。 leucocephalus。因以树叶为食而得名。尾长,适于树栖;体型纤细,无颊囊。该物种体长为50-70厘米,尾长60-80厘米,体重8-10千克,与黑叶猴在形态和体型大小上都差不多,头部较小,躯体瘦削,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 5、红狼。Canis rufus。是一种生存在北美洲的犬科动物,毛皮粗短,上体的颜色主要是肉桂红色和黄褐色,灰色或黑色组成的混合色彩,背部则是黑色,吻和四肢黄褐色,尾巴尖黑色,眼睛很亮。以松鸡,浣熊,兔子,老鼠,腐肉和家畜中的动物为主要食物,也会吃腐肉。 6、北方毛鼻袋熊。Lasiorhinus krefftii。又名昆士兰毛吻袋熊,是一种袋熊。现只分布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埃平森林国家公园的3平方公里范围内。栖息于半干旱的沙质草原或桉树林、金合欢林地。昼伏夜出,白天躲藏在地下洞穴中,属植食性。是世界上稀有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 7、佛罗里达美洲狮。Puma concolor coryi。是美洲狮的亚种之一,体长188-220厘米,体重32-72千克。为猫亚科中最大者。雄性比雌性大近1倍。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 8、食猿雕Pithecophaga jefferyi。等级:极危(CR)。食猿雕又叫食猴鹰,食猴雕,菲律宾雕等,是菲律宾的国鸟。食猿雕是大型猛禽,因为能够捕食猿猴而得名。有人说它长得像尼古拉斯凯奇。 9、墨西哥钝口螈Ambystoma mexicanum。等级:极危(CR)。墨西哥钝口螈又叫美西螈,原产自墨西哥范围很窄的淡水中,因为水污染和人工捕捉,野生数量急剧下降,目前为极危物种。 10、关岛秧鸡Gallirallus owstoni。等级:野外灭绝(EW)。关岛秧鸡是一种没有飞行能力的鸟,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野外灭绝。目前关岛秧鸡在美国许多动物园被人工繁育,并有一部分放归至了关岛的原产地,并隔离起来加以保护。 动物消失分为哪几类? 动物消失可分为以下几类。 1.直接灭绝:这是指某个物种完全灭绝,再也无法找到任何个体。 这通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如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或气候变化等。 2.功能灭绝:指某个物种在特定地区或生态系统中消失,但仍在其他地方存在。 这可能是由于栖息地破坏、竞争关系或入侵物种等原因导致的。 3.区域灭绝:特指某个物种在特定地理区域从原来的分布范围内消失,但仍然存在于其他区域。 这可能是由于栖息地丧失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 4.局部灭绝:某个物种在其分布范围内的某个特定地点消失,但仍然存在于其他地点。 这种灭绝可以由于人类活动、环境污染或资源衰竭等因素引起。 总的来说,动物消失的类别多种多样,各种原因和因素都可能导致物种的灭绝或减少。 濒危动物排名?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 大熊猫、高鼻羚羊、北极熊、食猴鹰、海南黑冠长臂猿、华南虎、玳瑁海龟、紫蓝金刚鹦鹉、非洲象、雪豹、角羚、伊比利亚猞猁、猎豹、金丝猴、白鳍豚、朱鹮、褐马鸡、扬子鳄、黑颈鹤、藏羚羊、麋鹿、大鲵、环尾狐猴、安哥洛卡象龟、白腹长尾穿山甲、丹顶鹤、北白犀、鲸头鹳、弯角剑羚、埃及秃鹫等。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