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察之动物百科,海洋生物观察

海洋中的节肢动物分为哪些类?

节肢动物是动物中最大的一个门类,在已知的100多万种动物中,它约占85%。该门类动物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附肢分节,故名节肢动物。在中国海共记录节肢动物4362种,约占中国海全部海洋生物种的1/5。鲎(音hòu)的长相既像虾又像蟹,人称之为“马蹄蟹”,是一类与三叶虫(现在只有化石)一样古老的动物。

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每当春夏季鲎的繁殖季节,雌雄一旦结为夫妻,便形影不离,肥大的雌鲎常驮着瘦小的丈夫蹒跚而行。

此时捉到一只鲎,提起来便是一对,故鲎享“海底鸳鸯”之美称。鲎有四只眼睛。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说明这对眼睛只用来感知亮度。

在鲎的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

人们发现鲎的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中,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

为此,这种亿万年默默无闻的古老动物一跃而成为近代仿生学中一颗引人瞩目的“明星”。

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此外,鲎的肉、卵均可食用。

在海边潮间带常可抓到一种头胸甲好似京戏中关公脸谱的蟹,名为关公蟹。

关公蟹常用足抓住石块或树叶,把自己身体遮盖住以便把自己巧妙地伪装起来而避开敌害。蜘蛛蟹长相丑陋,为何在头胸甲上或大螯上戴上几朵艳丽的鲜花?不,那不是花,那是海葵,俗称“海菊花”。

蜘蛛蟹靠触手上有毒的海葵来保护自己,以避敌害,同时也可美化自己丑陋的身躯。

有一种海绵动物常附着在寄居蟹的贝壳上海绵长满贝壳,只留下壳口让寄居蟹自由进出寄居蟹便靠这海绵分泌的臭昧来御敌。

背腹扁平、全身披盔戴甲的虾蛄,色彩斑斓,十分好看,长着一对酷似螳螂的大螯,俗称“螳螂虾”。

见到深夜在静静的海底观察动静、伺机捕食的虾蛄,就会使人联想起静伏山岗、只待一跃而起的狮虎。

虾蛄平时喜欢穴居于泥沙质的浅海底,常只露出头用来观察敌情一旦猎物靠近便伸出双钳,迅速出击,只听“喀嚓”一声便可将猎物一分为二,显示了虾蛄凶狠、残暴的面貌。

它不仅善于“力擒”而且懂得“智取”,它往往把自己的洞穴变成一个隐蔽的场所,甚至不辞劳苦,从远处搬来沙、石在自己居住的沙穴旁筑起几条回旋的通道,一旦海底动物闯进犹如陷进迷宫,自投罗网。

蛙形蟹的外形像一只青蛙,常把自己掩埋在泥沙里,只露出两只眼睛观察动静,寻觅食物。

虾蟹是节肢动物的另一家族,同属于甲壳纲的十足目。这类动物与人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是主要的水产养殖或捕捞对象,其中尤以虾、龙虾和蟹等,在我国海洋渔业捕获物中产量相当大,特别是对虾、毛虾、梭子蟹等,营养丰富,产值很高,地位更为重要。我国的虾蟹种类非常多,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发现的约有1000多种,其中虾类400多种,蟹类600多种。对虾是我国沿海的重要虾类,因它主要产于黄海、渤海,是黄海、渤海的海鲜特产,所以被人们视为“黄海、渤海的珍品”。生活在我国南海的斑节对虾,大的个体一个就有0.5公斤重。体长达40厘米左右的龙虾,个体通常重l公斤~1.5公斤,大的可达3公斤~4公斤,最大的可达5公斤堪称“虾中之王”。生活在我国海洋里的蟹的种类也特别多,有肉细味美的梭子蟹,有行走如飞的沙蟹,有能上树的椰子蟹,还有背甲沟纹似关公脸谱的关公蟹等等。但是,蟹中之王却是生活在日本海和白令海的高脚蟹。高脚蟹的身体有30多厘米长,一条腿就有1.5米左右,两边的腿伸直了差不多有4米,体重约7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蟹。人们只知道虾、蟹的肉味鲜美,而对它的甲壳却弃而不用,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要知道,从虾、蟹的甲壳中能提取许多有用的东西。例如,用虾、蟹的壳可以制成很好的纺织品浆料,这种用“虾皮蟹盖”制成的浆料,颜色鲜明,不易被水洗掉,而且成本低,可以节约大量面粉。此外,还可以从富含几丁质的甲壳中提取用途广泛的几丁胺,几丁胺具有吸附作用,是净化水质的一种沉降吸咐剂。几丁胺还可以制成医用手术缝合线,这种缝合线具有不会感染,能够被人体吸收而不用拆线等优点。当我们在海滨漫步时,就会看到岩石上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质外壳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节肢动物大家族中又一分支,叫藤壶。藤壶的形状有点像马的牙齿,所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常叫它“马牙”。藤壶不但附着在礁石上,而且还能固着在船体上,任凭惊涛骇浪的打击也冲刷不掉。它们为什么能牢牢地附着在岩礁和船体上呢?这是因为藤壶在每一次蜕皮之后,就要分泌一圈粘性的藤壶初生胶,这种胶含有多种生化成分和极强的粘着力。藤壶的这种奇特胶着力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旦开发成功,这种“藤壶”粘合剂,将在水下抢险补漏工作中大显威力。

海洋里的动物生存本领?

1、基本生存功能包括:母体的哺乳,喂食,捕食,取食,争斗,占区,求偶,交配,产仔等等。本能不单是对简单刺激的局部性反应,而是按预定程序进行的一系列行为活动。

2、在生存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观察模仿同类或其他动物行为,经过学习,练习,适应,模拟或经验,掌握某种行为。

3、装死:金龟子,狐狸等会用装死来保护自己,农作物上面的金龟子,只要稍动它一下,它就会装死掉在地上,过会儿又活动起来,狐狸装死的技艺更高,它若被猎人击中,就会迅速原地躺倒,全身瘫软,一动也不动,猎人以为它死了,就放在原处,到别处打猎去了,等猎人回来收集猎物时,狐狸早已跑掉了。

4、变色:生活在我国大兴安岭森林中的雷鸟,冬季除了头顶和尾尖是黑色外,全身都换上白色的羽毛,连脚都变成了白色,为的是和四周的雪野相一致,春天,它的白羽毛上会长出棕黄色斑点;夏天又换成树皮色的羽毛;

5、仿声:生活在草丛中的红喉歌鸲和蓝喉歌鸲,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们能逼真地模仿油葫芦、蟋蟀、蝼蛄、金铃子等昆虫的叫声,这些昆虫听到这惟妙惟肖的叫声,以为是同伴的呼唤,很快地被引诱出来,正好上了红喉歌鸲和蓝喉歌鸲的当,成了它们的美味佳肴。

观察海底动物的小练笔?

最喜欢大白鲨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大白鲨三角形的利齿和强壮的月牙形尾巴还有25吨级的撕咬力一看就是绝非偶然的王者。它流线形的身体使它的速度飞快,可以捕捉四鳍飞鱼。大白鲨身体上半身呈灰色,下面呈白色。等等,它为什么叫大白鲨?白色加灰色等于银色呀!应该叫它“大银鲨”……嗯……怎么这么别扭?

  大白鲨1250公斤的体重让你以为它游得很慢,但它在水中的游速可以达到69公里呢!很难想像它们是怎么做到的。但是你肯定会问:它们吃的是什么玩意?游得那么快?它们喜欢吃海豹、海狮,偶尔也吃海豚,但它们也吞食其他东西:海獭、死鱼、瓶子、罐头壳、草帽、捕虾笼和布谷鸟……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杂食家。说到鲨鱼,你会想到大白鲨、虎鲨、牛鲨、锤头鲨……但你知道它们的呼吸方式吗?就用大白鲨和虎鲨来说:虎鲨不是用鼻子呼吸,而是用眼睛!它的眼睛里有几万或几亿个微小的呼吸孔,这让它被渔网或海草困住时,还能正常呼吸。而大白鲨就不同了!它是使用“冲撞式呼吸”获得氧气。前面说了,它游得很快。因为鼻孔吸入海水通过鱼鳃,鱼鳃把海水排出,把氧气传到肺里,所以它睡觉时也要游动。大白鲨被困住时十分钟内必死无疑!大白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回到自己出生地产仔,而且小鲨鱼在母亲的子宫里时就自相残杀……

  这就是大白鲨的机密档案!

人类对海洋生物了解多少?

人类对海洋生物了解有限。

1. 人类对海洋生物了解有限,主要是因为海洋环境复杂且庞大,很难全面地探索和研究。

海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包括鱼类、海藻、珊瑚、海洋哺乳动物等,但我们对其中很多生物的行为、生态角色以及互动关系仍知之甚少。

2. 此外,深海区域对人类来说尤其神秘,其深度和高压环境限制了人们的深入观察和研究。

因此,大部分的研究仍然局限于浅海区域和可触及的表层生物。

3. 尽管如此,人类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研究,不断增加对海洋生物的了解。

例如,通过深海潜水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人们能够观察到海洋中更多的生物和生态系统,进一步拓宽了对海洋生物的认识。

综上所述,虽然人类对海洋生物的了解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我们正在努力增加研究力度,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和保护海洋生物。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