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百科汇(动物的知识) 2024-08-28 23:12:39 0 0 一、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1.白鱀豚,亦称:白鳍鲸、白鳍、白旗、白夹、青鳍、江马、中华江豚、扬子江豚及长江河豚等,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鱀豚种群数量锐减,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白鱀豚自成一科,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简称IUCN红色名录)更新发布,白鱀豚未被宣布野外灭绝。2.华南虎,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亦称“中国虎”,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华南虎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在野外已灭绝。3.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4.雪豹,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具有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节呼吸等技能。2016年9月,新龙县环林局与猫盟CFCA共同启动了新阶段野外猫科动物调查工作。至2017年11月,调查并确认甘孜州新龙县分布有雪豹。5.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截至2018年11月,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再创新高,全球圈养数量达到548只。扩展资料:红皮书《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是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编写的;详细、全面地论述了中国濒危动物的濒危状况、致危因素、保护措施等,旨在使政府部门、科学界和公众较为清楚地了解中国的动物物种现状,提高政府官员及公众对中国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并针对现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为中国物种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其采用的物种濒危等级分为:野生绝迹、绝迹、濒危、渐危、稀有、易危等。全书共分4卷: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及兽类。此外,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数据库收集了中国592个濒危动物物种的详细描述,包括了濒危的鱼类、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的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卷。论述了中国鸟类濒危物种的分类地位、濒危等级、种群现状、致危因素、现有保护措施、饲养繁殖状况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濒危动物二、动物的知识动物学研究动物的形态、分类、生理活动、分布以及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科学。科学家们每发现一种新的动物,都要先对它的外形、相貌作一番研究,然后根据它的身体构造的特征,把它安排到一个合适的类群,给它定名,对它的生活起居、习性、繁殖生育、生活的环境、地理位置进行观察、考察,这种动物对人类有什么用处或是否会对人类造成危害,我们将怎样保护,利用这种动物?以上这些,就是动物学要研究的内容。早期的动物学主要是描述动物的形态、分类,如我国古代的《诗经》、《尔雅》等书中有许多关于动物的记载,算得上是我国最早的动物学经典著作。现在动物学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许多,学科分支的数目也大大增加。目前动物学的分支学科有:动物分类学、动物形态学、动物生理学、寄生虫学、动物胚胎学、动物地理学等等。动物分类学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动物的种类、种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动物界起源和演化等。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的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等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将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为一类,给它们命名,这就是动物分类学所研究的内容。无脊椎动物学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动物分类中,根据动物身体中有没有脊椎骨而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研究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形态、生理特点、地理分布、繁殖、进化等的科学,叫无脊椎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中包括:原生动物学、蠕虫学、昆虫学、软体动物学、甲壳动物学等。脊椎动物学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对各类群脊椎动物的形态、解剖、生理活动、繁殖、进化、分布等等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脊椎动物学包括:鱼类学、爬行类学、鸟类学、鱼类学、灵长类学等学科。高等动物、低等动物一般将身体构造比较复杂、组织及器官分化明显并具有脊椎的动物称为高等动物;而身体构造比较简单、组织及器官分化不明显、无脊椎的动物叫低等动物。实际上在动物学中,高等动物与低等动物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们之间并无明显的界线。例如脊椎动物相对于无脊椎动物是高等动物,在脊椎动物中,鱼类相对于爬行类来说,鱼类是低等动物,而爬行类是高等动物。同样,在无脊椎动物中,原生动物相对于软体动物来说,原生动物是低等动物,软体动物是高等动物。体腔动物身体内各内脏器官周围的空隙叫体腔。严格他讲,真正的体腔是在动物胚胎发育时。由动物的中胚层分离出脏壁和体壁,脏壁和体壁之间形成的空腔为体腔。无脊椎动物中,从环节动物如蚯蚓等开始才有真正的体腔。脊椎动物中,低等脊椎动物如鱼类仅有一个体腔,而高等脊椎动物的体腔又分隔为胸腔、腹腔等。尾动物身体躯干后面的一段,通常指肛门以后的部分。脊椎动物有真正的尾,无脊椎动物一般都没有真正的尾。一般把长在身体后端的器官都叫做尾,如虾后端的尾扇。吻动物口器或头端突出的部分叫吻,如蝶,蛾等都有吻。鸟类的嘴叫喙,一些低等动物如苍蝇的吻,也称喙。造骨细胞动物身体中一种能分泌钙质,硅质或其他坚硬物质的细胞。如海参动物体内的各种类型的骨针,就是由造骨细胞形成的。骨针也叫“骨片”,某些低等动物体内呈针状或其他形状的小骨。如海绵、放射虫、海参都有不同类型的骨针,骨针有支持组织,保护身体的功能。甲壳、介壳、贝壳某些节肢动物长在身体外的骨胳叫甲壳,它由几丁质和碳酸钙形成,很坚硬,有保护功能。如虾、蟹等均具有甲壳。介壳是软体动物或其他动物体外的壳,有保护作用。如河蚌、蜗牛外面的壳就是介壳。介壳也叫贝壳。几丁质一般指节肢动物的身体表面分泌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含碳水化合物和氨,性柔软,有弹性,与钙盐混杂则硬化,形成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几丁质不溶于水、酒精、弱酸和弱碱等液体,有保护功能。生长线软体动物的介壳或厣在逐渐生长时留下的线纹。依据生长线的多少,通常可以推测动物的年龄。例如蜗牛的厣上有相似于同心圆的线纹,就是它的生长线。排遗排遗是动物排出废物的一种现象,一般指排除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如蛔虫、鸟类等的排遗。泄殖腔也叫“共泄腔”,动物的消化管、输尿管和生殖管最末端汇合处的空腔,有排粪、尿和生殖等功能。蛔虫、轮虫、蛙、鸟类都具有这种器官。呼吸树也叫“水肺”,海参类动物的呼吸器官。由消化管末端的一部分伸入体腔,然后在体腔中不断分支,形成树枝状,因而叫做“呼吸树”。除有呼吸作用外、还有徘泄功能。书肺也叫“肺囊”,蜘蛛,蝎一类动物特有的呼吸器官。在蜘蛛腹部前方两侧,有一对或多对囊状结构,叫气室,气室中有15~20个薄片,由体壁褶皱重叠而成,像书的书页,因而叫“书肺”。当血液流过书肺时,与这里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完成呼吸过程。排泄管、马氏管蚯蚓、虾等无脊椎动物排送废物的管道叫排泄管。有些低等无脊椎动物的排泄管还有生殖功能,能排送生殖细胞。节肢动物如蜈蚣、昆虫、蜘蛛等的排泄器官叫马氏管,因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皮基发现而得名。神经节神经细胞集合而成的结节状构造。蚯蚓、蛔虫除头部以外,身体的每节都有一对神经节。河蚌、蜗牛等软体动物的头部有脑神经节,足、身体两侧、体壁、内脏都有成对的神经节。脊椎动物的脊椎骨内有脊神经节,体内各内脏器官上有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这些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通过神经纤维与脑和脊髓相联系。光感受器动物体内感觉光的器官。如原生动物的眼点,昆虫的单眼和复眼,乌贼和脊推动物的眼。眼点、单眼、复眼低等生物的光感受器。具有色素而有感光功能的构造叫眼点,一些单细胞生物如衣藻等具有这种构造。比眼点结构复杂的光感受器叫单眼,它有很多感光细胞,周围有色素、表面被一个两凸形的角膜罩住。单眼只能感觉光的强弱,不能见物体的形状。许多无脊椎动物如一些昆虫都具单眼。由多个“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叫复眼。每一个“小眼”外部由六角形眼面组成,内部与感光细胞和神经连着,由多个“小眼”组成的复眼能感受物体的形状、大小,并可辨别颜色。虾、蟹、蜻蜓、蜘蛛等动物都具有复眼。触角、触须节肢动物头上多节的感觉器叫触角。每个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等3部分组成。虾、蟹类动物有大、小触角各一对。昆虫只有一对触角,其鞭节变化很多,有丝状、羽毛状等。触角除有触觉、嗅觉功能外,还有其他功能,例如牙虫用触角吸取空气,水蚤用触角来游泳。昆虫口器的小颚及小唇分节的须,虾、蟹类口器的大颚上的须,以及哺乳动物口旁的硬毛(如猫、狗)都称触须,主要有触觉或味觉的功能。触唇、触手、触脚有的软体动物,例如河蚌,口部两旁长着一对扁平的肉质瓣状构造,叫做触唇,它具有触觉和摄食的功能。许多无脊椎动物的头部生长着简单或分枝的细长肉质器官,叫做触手。触手有实心的也有空心的,主要起触觉或抓卷作用,有的还具备呼吸、运动或支持身体等功能。水母、蜗牛等都有触手。有的软体动物例如乌贼,其腕足中较长的两条,叫做触脚,功能与触手相同。纤毛、鞭毛、刚毛细胞内的原生质伸出细胞外而形成的纤细的毛状物,叫做纤毛。纤毛一般短而多,能有节奏地颤动。纤毛虫和某些无脊椎动物都具有纤毛,主要起呼吸、运动、摄食作用。脊椎动物的气管、食管等内腔壁上也生有纤毛,有保护或辅助排泄、分泌和吞咽的功能。由原生质伸出细胞外形成的细长鞭状物,叫做鞭毛。鞭毛比纤毛长,能作鞭打、振动、旋转或波浪式的运动。许多藻类、原生动物鞭毛虫类等各种动植物的精子细胞都具有鞭毛,它主要有运动和摄食的功能。环节动物的体表长着实心、坚硬的鬃状物,叫做刚毛。如蚯蚓身体的每节都长着一圈刚毛,它有游泳、感觉和行动功能。吸盘动物的吸附器官,一般呈圆形、中间凹陷的盘状。吸盘有吸附、摄食和运动等功能。蚂蝗前端的口部周围和后端各有一个吸盘。雌雄同体、雌雄异体同一动物体内有雌雄两种生殖器官的现象,叫做雌雄同体。同种动物雌雄生殖器官分别生在不同个体内的现象,叫做雌雄异体。无脊椎动物中的蚯蚓和蜗牛,是雌雄同体动物;水母、血吸虫和乌贼等,是雌雄异体动物。一般脊椎动物都是雌雄异体动物。幼体生殖也叫“童体生殖”。某些寄生吸虫和昆虫的幼虫体内的某些生殖细胞不经过受精而能独立长成新的幼虫后产出体外的现象。例如瘿蝇,就具有这种幼体生殖能力。生殖腺、生殖肢人和动物产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的器官,叫做生殖腺。具有生殖功能的附肢叫生殖肢。动物的卵巢就是生殖腺。虾蟹的第一、二对腹肢就是它们的生殖肢。交配器雄性动物用来进行交配的外生殖器叫做交配器,如高等动物的阴茎。产卵器昆虫雌虫的外生殖器官。如蝗虫有两对能运动的产卵器,由腹部第8节和第9节附肢变成,产卵时可以钻土,使卵块埋入土中。拟态、拟势、拟死动物的外表形状或颜色同它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生物或非生物非常相似的状态叫拟态。如木叶蝶像枝叶,竹节虫像竹节等。某些动物受到外来刺激时,出现异常的姿态或颜色,威吓其他动物的现象,叫做拟势。如天蛾的幼虫,收缩头部出现眼状斑纹,看起来像蛇,用以吓唬其他生物。有些动物受到惊动或袭击时,摆出半死状态,静伏不动状如死物,以此来避敌的现象叫做拟死。蜘蛛就有这种习性。刺细胞腔肠动物体中的一种特殊细胞。细胞内有一个细胞核和一个外向的刺柄,内藏囊状的刺丝胞,刺丝胞内有卷曲、细长而中空的刺丝。当刺柄碰着外面某个动物体时,卷曲的刺丝立即弹出,刺入其他动物体并放出毒素,麻醉或杀死被刺中的动物。花粉筐、花粉栉、花粉刷都是蜜蜂身上由附肢演变而成的一些构造,用以采集花粉。蜜蜂后足胫节外侧未端有一凹陷,凹陷两边有两列直而结实的细毛,这就是花粉筐。蜜蜂用它装着从身体各部分收集来的花粉,带回蜂巢。蜜蜂后足胫节未端部宽大的地方,由许多尖长的齿形成的一种梳状构造,叫做花粉栉。蜜蜂用它把粘附在足和腹部的花粉剔取出来,装到另一只蜜蜂的花粉筐里。蜜蜂后足膨大呈四角形的一个肢节的内侧面,有由10~12横列金黄色粗毛组成的花粉刷。蜜蜂用它把粘在身上的花粉刷落下来,集中到花粉筐里,带回巢内。蜜胃蜜蜂食道后端贮藏花蜜的囊。囊的后端有蜜塞,使蜜不致流入到肠道。蜜蜂吸取的花蜜贮入蜜胃后,在其中起化学变化,使蔗糖大部分转化成果糖和葡萄糖,这就是蜂蜜。蜜蜂回巢后再吐出贮藏在蜂巢内,作为食物。口器生在节肢动物口两侧的附肢,主要有摄食、感觉等功能。蜘蛛的口器包括两对附肢,昆虫的口器包括上唇一个,大颚一对,小颚一对,舌、下唇各一个。由于昆虫的食性非常广泛,口器变化也很多,一般有5种类型:①咀嚼式,如蝗虫;②咀敌式,如蜜蜂;③刺吸式,如蚊、虱等;④敌吸式,如蝇;⑤吸管式,如蛾、蝶等。听器能发声的昆虫的听觉器官,通常像鼓的形状,上有薄膜,能接受声波。蝗虫的听器位于腹部第一节侧面,蟋蟀的听器位于前足胫节接近基部的地方。翅脉昆虫翅上纵行和横行的脉,由胚胎时气管分布到翅的内部而形成。翅脉有一定的形式、数目及分布特点,称为“脉序”。脉序是昆虫分类的重要根据之一。胚后发育昆虫从卵中孵化出来以后,所经过的一系列发育变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昆虫要由若虫或幼虫变为成虫,这中间要经过蜕皮、形态变化,许多种类的昆虫的幼虫还要经过蛹期这一发育期。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两种类型。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等3个时期的,叫做不完全变态;而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蜻蜓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过程,蝶、蚊则是经过完全变态而长成的昆虫。蛹在完全变态的昆虫(如苍蝇、桑蚕)中,从幼虫过渡到成虫时的虫体形态叫蛹。处于蛹发育阶段时,虫体不吃不动,但体内却在发生变化:原来幼虫的一些组织和器官被破坏,新的成虫的组织器官逐渐形成。一些害虫处于蛹发育阶段时,是消灭它们的最好时期。若虫、稚虫凡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的幼虫,生活在陆地上的就叫若虫,生活在水中的叫稚虫。蜕皮与虫龄昆虫的幼虫(或若虫)生长到一定程度后,脱掉原有的外壳的现象叫蜕皮。刚孵化出来、没经过蜕皮的幼虫,叫一龄虫,以后每蜕皮一次,就增加一龄。子宫人和动物的雌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是人和动物胎儿或幼体发育生长的场所。眠性蚕在幼虫期蜕皮次数的一种特性。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为“眠”。蜕皮4次的叫“四眠蚕”,蜕皮3次的叫“三眠蚕”。寄主交替某些昆虫在整个生活史中,由于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不同,由一个寄主更换到另一个寄主的现象。如棉蚜,春夏之间寄生在棉花树上为害棉花,秋冬季节转移到木槿等别的植物上。昆虫激素昆虫体内的某些细胞或腺体所分泌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生物活性,直接参与并影响昆虫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昆虫激素包括脑激素、保幼激素及蜕皮激素等种类。群飞昆虫在迁移或交配时所发生的成群飞舞的现象。如黄昏时蚊的飞舞,春季白蚁的大批飞出。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避免敌害攻击而具有的与环境相适应的色彩。如生活在青草里的蚱蜢是绿色,生活在枯草里的蚱蜢为黄褐色。警戒色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如毒蛾的幼虫,多数都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花纹,如果被鸟类吞食,其毒毛会刺伤鸟的口腔粘膜,这种毒蛾幼虫的色彩就成为鸟的警戒色。天敌在自然界中,一种动物甲被另一种动物乙所捕食或寄生而致死时,动物乙就是动物甲的天敌。如寄生性的寄生蜂能抑制某种害虫的繁殖,寄生蜂就是这种害虫的天敌。农林业生产上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叫生物防治。毛、毛序人和哺乳动物特有的、由表皮最外层的细胞所形成的一种结构。毛覆盖在身体表面,有防御、保护的功能。毛露出皮肤外的部分叫毛干,埋在皮肤中的部分叫毛根。毛一般有周期性随季节脱换现象。有的动物的刚毛、棘、刺、须等都是毛的一种。毛在哺乳动物体表排列的形式叫毛序。如类人猿上肢的毛、上臂和前臂上的毛都向肘的方向生长。马身上某些区域的毛形成许多旋涡。羽、正羽、副羽鸟类所特有的、由表皮最外层的细胞形成的一种结构叫羽。覆盖在身体表面,轻而坚硬,有弹性和防水性,具有保护、飞翔的功能。正羽是鸟羽的一种,由羽轴和羽瓣组成,羽轴上生着许多羽瓣。它可制扇、扫帚等用品。副羽是鸟羽的另一种,又叫“后羽”,生在正羽的基部,一般为丛生分散的小羽毛。尾脂腺也叫“尾腺”、“羽脂腺”,是着生在鸟类尾基部背面的一对皮肤腺。它能分泌脂肪性物质,有使羽毛润滑和防湿的作用。鸭的尾脂腺最发达。偶蹄、奇蹄马、牛、羊、猪等脚趾端的表皮变形物称为蹄,有保护和支撑的作用。动物前、后肢双数着地的蹄叫偶蹄,一般由二指(趾)或四指(趾)构成。例如牛和羊,前、后肢都只有第三、第四指(趾)的蹄最发达和最长,直接接触地面,其他各指(趾)或退化,或不发达。动物前、后肢单数着地的蹄叫奇蹄,一般由一指(趾)或三指(趾)构成。例如马,前、后肢都只有一蹄。动物色素动物身体及组织器官内累积的天然有色颗粒。例如昆虫、鱼类、鸟类及兽类等,有着各式各样的颜色,包括保护色和警戒色。这都是由于这类色素本身的化学作用,以及皮肤和外部的羽、毛、鳞等对光的反射及干扰等物理作用形成的。嗉囊一般指鸟类食管后段暂时贮藏食物的膨大部分。鸽的嗉囊在哺育期间能分泌乳汁,称“鸽乳”,用来哺育雏鸽。反刍胃反刍类哺乳动物如牛、羊、鹿等特有的胃。构造复杂,一般由4个室组成,有贮藏、消化、反复咀嚼食物的作用。脊索某些动物所特有的原始骨骼称为脊索。它位于这类动物身体的中轴、消化管的背侧,有支撑动物身体的功能。文昌鱼、柱头虫等具有脊索,故称为脊索动物。动物由脊索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时,脊索被脊柱所替代。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身体背侧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如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它们包括履虫,海绵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等。哺乳动物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一类动物。除个别种类(如鸭嘴兽)外,都是胎生,都用乳汁哺育幼兽,因此叫哺乳动物。除哺乳外,一般哺乳动物都具有另外一些特征,如身体一般分头、颈、躯干、尾和四肢等5个部分。体外表面有毛,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两个部分,体温保持稳定等。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各类家畜以及森林中的野兽都是哺乳动物。育雏鸟类喂养幼鸟(因幼鸟叫雏)的生物现象。幼鸟分为两类:早成雏和晚成雏。早成雏从鸟蛋里孵出来时身体外表已长有密绒羽,眼已张开,在绒羽干后,就随母鸟找食。晚成雏出壳时还没充分发育,身体外表没有或只有很少绒羽,眼不能张开,需要由母鸟衔虫喂养。鸡、鸭等的雏鸟为早成雏,啄木鸟、鸽等的雏鸟为晚成雏。晚成雏完全靠母鸟衔食饲养的现象叫育雏。受精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结合的过程。精子和卵结合而形成的细胞,叫做受精卵。受精若在动物体内进行,叫体内受精。低等动物如蝗虫,高等动物如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都是体内受精。动物的受精若在体外进行,叫体外受精。如鱼类和两栖类都是体外受精。这种受精方式由于不能保证每个卵都能接受到精子,所以不如体内受精优越。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卵生的特点是在胚胎发育中,全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作为营养。卵生在动物中很普遍,如鸟类、爬行类、鱼类。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的过程叫胎生。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可以从母体获得,直至出生时为止。脊椎动物中哺乳类的高等类群如猴、虎、牛、羊等,都是胎生。孤雌生殖在一些有性生殖的动物中,有时动物的卵不经受精过程,也能单独发育成幼体的现象,叫孤雌生殖。如蚜虫的卵可以不经过受精,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直接生出小蚜虫,这种生殖方式即孤雌生殖。卵也叫“卵子”,指成熟的单个的雌性生殖细胞。卵的形状像圆球或椭球形,一般不能活动,卵内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各种动物的卵的大小相差很大,蚯蚓、寄生虫的卵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鱼卵、蛙卵也很小,但用肉眼能见到;平常吃的鸡、鸭、鹅蛋是较大的动物卵。借腹怀胎从一个动物体内取出受精卵,移植到另一动物体内,并在那里发育成胎儿,这种繁殖方法叫借腹怀胎。如从一头良种奶牛体内取出受精卵,移植到普通奶牛体内,从这头普通奶牛体内产出良种奶牛,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良种奶牛由原来一年怀孕1~2次增加到许多次,大大加快了繁殖的速度。胚胎田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最初的动物体。胚层也叫胚叶。人或高等动物的胚胎,由于细胞迅速分裂,胚胎体内的细胞不断增加,于是分裂成3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总称胚层。桑椹胚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一个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具有数十至数百个细胞,这个细胞团组成的早期胚胎就桑椹胚。囊胚胚胎由桑椹胚进一步发育,形成一个中空的细胞球,这个具有空腔的胚胎叫囊胚。原肠胚胚胎由囊胚继续发育,由原始的单胚层细胞发展成具有双层或三层胚层结构的胚胎,称为原肠胚(或神经胚)。哺乳指动物产下幼仔以后,用自己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幼仔的生物现象。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有一些抵御疾病的特殊抗体,因此对幼仔的生长发育极其有利。哺乳促进了动物最有效地保护和繁殖后代,是高等动物进化特征之一。猪、牛、羊等具有这种特征的动物,称为哺乳动物。变温动物又叫冷血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鱼、蛙、蛇等。恒温动物又叫温血动物。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洄游海洋鱼类因季节的变化、寻找食物、生殖等原因,要周期性结群作长距离的定向游动,叫做洄游。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生殖时游向海洋产卵,叫降海性洄游,如鳗鱼。海洋里的鱼类,繁殖时要到淡水中产卵,这种现象叫溯河性洄游,如大马哈鱼。生活史动物、植物、微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全部过程,叫做它们的生活史。冬眠也叫“冬蛰”。某些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这些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都有冬眠习惯。夏眠也叫“夏蛰”。动物在夏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某些动物对炎热和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例如地老虎(昆虫)、非洲肺鱼、沙蜥、草原龟、黄鼠等都有夏眠习惯。食性、植食性、肉食性动物在食物上所表现出的特有爱好和习性,叫做食性。以植物为食料的习性,叫做植食性。昆虫中的蝗虫、棉蚜、蚕蛾的幼虫,鸟类中的鹦鹉、交嘴雀等,兽类中的牛、羊、熊猫等,都是植食性动物。以动物为食料的习性叫肉食性。如鲨、鹰、狮、虎等都是肉食性动物。杂食性也叫“泛食性”。动物以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为营养的习性。如大家鼠、猪等。多食性、寡食性动物以多种不同类群的植物或动物为食料的习性为多食性。如地老虎(昆虫),它除了为害麦类和杂粮作物外,也为害棉花、豆类、十字花科的蔬菜作物。鹰除了吃鸟、爬行动物、蛙外、还吃鱼类、昆虫、软体动物等,动物以某一类群的植物或动物为食料的习性叫寡食性。如菜粉蝶的幼虫只吃十字花科植物,交嘴雀只吃针叶树的种子。单食性动物仅以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为食料的习性叫单食性。多数单食性动物为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如豌豆象专吃豌豆,一种寄生虫路氏锥体虫只寄生在大鼠体中。连续分布、隔离分布一个物种或类群的分布区域连成一片的,称为连续分布。如北极狐分布在欧洲、亚洲、美洲的北部,蛙类分布在欧洲、非洲到亚洲,它们的分布都是连续不断的。一个物种或类群的分布区域不是连续而是间断的,分布区由两个或几个相距很远的地区或水域所组成,在中间地区没有这种物种或类群的存在,这种分布状态叫做隔离分布。如蓝鹊在欧洲的西南伊比利亚半岛上有它的分布,远在欧洲的东部也有它的分布,但在这两个地区的中间地带却没有蓝鹊的分布。候鸟随季节不同作定时迁移而变更栖居地的鸟类。夏季在一定地区繁殖,秋季飞往南方温暖地带,第二年春季又返回北方的种类,对这地区来说是“夏候鸟”。如黄鹂和杜鹃。旅鸟候鸟在依不同季节而从一个栖居地飞到另一个栖居地的过程中,经过某些地区,不在这个地区繁殖,也不在这个地区过冬,这种候鸟就成为该地区的旅鸟。某些鹊类就是中国的旅鸟。珍贵兽哺乳动物中,有一些经济价值极高,如紫貂、麝等,有些是数量极少,如大熊猫、野骆驼、金丝猴等,它们都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这些就是被人们珍惜的珍贵兽。肉用兽肉可以食用的哺乳类动物,叫肉用兽。家畜中如猪、牛、羊等;野兽中如黄羊、野猪等。毛皮兽毛皮优良的哺乳类动物叫毛皮兽。毛皮兽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饲养的家畜如山羊、绵羊、牛、猪、兔等;一类是野兽,如猞猁、黄鼠狼、貂,獭等。这些哺乳动物的毛皮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用来做衣服、鞋、帽、毯、毡子等。药用兽有些哺乳类动物,身体某些部分可以做药,或它们的分泌物可以做药,这类动物叫药用兽。如梅花鹿是药用兽,鹿茸是鹿未骨化的角,鹿骨、鹿皮、鹿肾、鹿胎都是药材。又如牛黄是牛的胆结石,麝香是雄麝香腺中的分泌物,所以牛和麝也都是药用兽。家畜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兽类。中国主要的家畜有:猪、羊、牛、马、骡、驴、骆驼等7类。中国的家马可能是由蒙古野马驯化而成的;驴是由西藏驴家养而成的;黄牛是由野牛驯化而成的;家猪是由分布在欧、亚两洲的野猪驯化而成的。七大家畜中,比较有名的家马品种有:蒙古马、三河马、伊犁马;家驴中有山东驴、关中驴;家牛中有水牛、牦牛;家羊中有山羊和绵羊,山羊品种有蒙古山羊、喀什米尔山羊,绵羊品种有蒙古羊、西藏羊、哈萨克羊等;家猪中有华北猪、华南猪等。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身体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三个部分。2、头部不分节,是感觉与取食的中心,具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3、胸部分为3节,可能某些种类其中某一节特别发达而其他两节退化得较小。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成虫还有2对翅,也有一些种类完全退化。4、腹部应该分为11节,但也常常演化为8节、7节或4节。分节数目虽不相等,但都没有足或翅等;附属器官着生。腹部是生殖与营养代谢的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官及大部分内脏。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变态过程。扩展资料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通称节肢动物,包括人们熟知的虾、蟹、蜘蛛、蚊、蝇、蜈蚣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等。全世界约有120万现存种,占整个现动物种数的80%。节肢动物生活环境极其广泛,无论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种类还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外。节肢动物门两侧对称,异律分节,身体以及足分节,可分为头、胸、腹3部,或头部与胸部愈合为头胸部,或胸部与腹部愈合为躯干部,每一体节上有一对附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肢动物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