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动物大百科_森林动物大百科图片

森林里有哪些动物?

森林里的动物种类繁多,包括:

1. 狼:森林中的主要猎食者之一,属于群居动物。

2. 熊:包括黑熊、棕熊和极地熊等,森林中的顶级掠食者。

3. 狐狸:有红狐、灰狐等不同种类,以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为食。

4. 鹿:包括白尾鹿、驼鹿和梅花鹿等,森林中的常见草食动物。

5. 兔子:属于小型草食动物,常见于森林中的草地和灌木丛。

6. 松鼠:常见于森林中的树木上,以坚果和种子为食。

7. 羚羊:栖息在森林和草原边缘地带,以草和灌木为食。

8. 蜜蜂:在森林中筑巢,为了收集花粉和蜜从花朵上飞来飞去。

9. 猞猁:一种灵活的食肉动物,以鸟类和啮齿动物为食。

10. 鸟类:包括啄木鸟、鹰、鹦鹉和夜鸮等,森林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鸟类。

除了上述动物之外,森林中还存在许多昆虫、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等。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种类繁多,每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灵长类动物都有哪些?

灵长类动物有:原始猴类、嬉猴科、大狐猴科、指猴科、懒猴科、婴猴科、鼠狐猴科、进步的猴类、猿类、人、白颊长臂猿、眼镜猴科、卷尾猴科、青猴科、僧面猴科、蜘蛛猴科、猴科、长臂猿科、猩猩科、人科。

1.嬉猴科

鼬狐猴体毛为灰褐色或红褐色,腹部为乳白色。它们的头较短,耳朵大而圆。体长通常为30-35厘米(尾长相当),体重可达0.9公斤。

2.懒猴科

懒猴科(Lorisidae)是灵长目原猴亚目的一个科,是较为原始的猴类,懒猴外表很象狐猴,但是其夜间的活动习惯不一样,懒猴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南撒哈拉地区以及南亚。包括分布于南亚的瘠懒猴(瘦猴)Loris,分布于东南亚的懒猴(蜂猴,风猴)Nycticebus,分布于赤道非洲的树熊猴Perodicticus、金熊猴(金)Arctocebus和1996年才发现的假熊猴Pseudopotto五属,均为生活于热带森林中独居的夜行性树栖动物。

懒猴科均为以食虫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平时行动缓慢,但在短时间内可以做比较敏捷的动作。懒猴属Nycticebus是分布于中国境内的唯一原猴类,本属有2—3种,即体型较大,分布广泛的懒猴Nycticebus coucang;体型较小,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和中国云南南部的小懒猴(倭蜂猴)Nycticebus pygmaeus以及未被广泛承认的中懒猴(间蜂猴)Nycticebus intermedius。原本认为中国只产懒猴一种,后来发现另外的两种在中国也有分布。

3.白颊长臂猿

白颊长臂猿(学名:Nomascus leucogenys):体长为45-62厘米,体重5-7千克。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长;身体纤细,肩宽而臀部窄;有较长的犬齿。体毛长而粗糙,雄兽以黑色为主,混有不明显的银色,只是面颊的两旁从嘴角至耳朵的上方各有一块白色或黄色的毛,雌兽体毛为桔黄色至乳白色,腹部没有黑色的毛,从而区别于黑冠长臂猿。

栖息于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雨林,树栖。白天活动。善于利用双臂交替摆动,手指弯曲呈钩,轻握树枝将身体抛出,腾空悠荡前进,为中、老、越三国交界地区的特有种,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该物种的所有总数估什不足350只,已成为一个高度濒危的物种。

4.卷尾猴科

卷尾猴科Cebidae;capuchin-like monkey。阔鼻组(阔鼻下目)的一科。因大部分种类的尾巴具缠卷功能而得名。共11 属 29 种。体型大小差别很大,体长24~72厘米,尾长15~90厘米,体重 287~10000 克。

所有种类均为36枚牙齿;无颊囊和臀胼胝;指和趾细长,具有扁的或弯曲的指甲,有的拇指退化,有的高度发育;鼻孔朝向两侧;尾毛大多密而长,在尾端下部有一无毛区,皮肤厚实,可抓握东西;毛色有暗灰、褐、赤褐和黑色。该科主要包括绒毛猴属、蛛猴属、绒毛蛛猴属、僧面猴属、红背僧面猴属和秃猴属。

一个森林里有几种树?

这就要分是什么森林了,比如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中国第2重要天然林区。这一林区海拔高差很大,森林主要分布于山坡中下部,一般在4000米以下。

全区有林地面积2245万公顷,占全国19.5%;森林蓄积量35.8亿立方米,占全国39.7%;森林覆盖率28.3%。林区针叶树有多种冷杉、云杉及落叶松、高山松、铁杉;阔叶树有多种桦木、槭树、高山栎。

在海拔较低处还有椴树、榆树、 槭树和高山松、 华山松等,海拔更低的山坡出现壳斗科、樟科等常绿阔叶树。林区林下植物有杜鹃、悬钩子、忍冬和箭竹等。林区内栖息着许多珍稀动物。大熊猫即生长于以箭竹为主要林下植物的云杉、冷杉林内;并有金丝猴、扭角羚等。

森林中除了动物和植物还存在着哪些微生物?

植物死光光,那么地球上的自养生物就只剩下了利用光能和无机物的细菌(比如蓝细菌)和利用无机物化学能的细菌(比如硫化细菌)可以比较无障碍的生存。如果植物死掉但有机物还在,也够让光能有机自养生物(比如紫细菌)和化能有机自养生物(部分产甲烷菌)甚至异养的细菌和真菌活一阵子了。 以蓝细菌为例,以蓝细菌作为食物的动物是大量存在的。人类也有很长的食用蓝细菌的历史(比如发菜、螺旋藻、念珠藻)。很多植食性鱼类都可以蓝细菌为主要食物。即便是大型动物由于没有足够吃的植物而不能稳定存在,以蓝细菌为食的微型浮游动物,一定是可以存活于水体中的。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