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类动物百科全书图片-两栖类动物百科全书图片大全 2025-04-22 10:37:16 0 0 两栖类动物的卵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吗? 两栖类动物的体表有什么? 1、青蛙的卵产于水中,是体外受精,从而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长大后也是水陆兼栖生活。 2、乌龟在动物学上是属于爬行动物,但是也在水里生活身上长着非常坚硬的甲壳。而且在受到击打后,还经常会把头和尾缩到壳中。大多数的乌龟都是肉食性动物,一般都吃一些小虾小虫,还有一些海里的植物。 3、大鲵属两栖动物,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皮肤只有黏膜,没有鳞片覆盖。栖息于溪涧、池塘,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 4、鳄鱼是一种变温动物,卵生动物。其主要以鱼类、水禽、野兔、鹿、蛙等为食,属肉食性动物。一般认为鳄鱼是一种水生动物,但它也是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动物之一。 5、河马是一种两栖动物,喜群居,善游泳,怕冷,喜温暖的气候环境。生活中的觅食、交配、产仔、哺乳均在水中进行。它们几乎白天都在河水中或是河流附近休息,晚上才出来吃食,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偶食陆地作物,以草为主,有时到田地去吃庄稼,食物短缺时,它们也吃肉。 6、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猴子、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蟾蜍水陆两栖,皮肤布满小孔具有渗透性,外加它们从出生就没有羊膜和壳等结构的保护,致使它们对环境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类群,两栖动物被认为是检测环境变化的风向标。 7、蜥蜴俗称“四脚蛇”又称“蛇舅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属于冷血爬虫类,其种类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约有3000种左右,我国已知的有150余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其生活环境多样,主要是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多数以昆虫为食,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蜥蜴是卵生,少数卵胎生。蜥蜴与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盖以表皮衍生的角质鳞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横裂,雄性都有一对交接器,都是卵生(或有部分卵胎生种类),方骨可以活动。 两栖动物各系统的特点? 两栖动物各系统特点: 1.呼吸系统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2.神经系统,有鼓膜,是它的听觉器官,有大脑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 3.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但心脏只有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是混合血,两条循环路线,但输送的是混合血,所以它输送氧气的能力弱,属于变温动物 两栖动物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一是从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来看,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 二是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则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乍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蟾蜍和大鲵等动物具有以上特点。因而被称为两栖动物。因此不要简单地将两栖动物理解为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而将水栖爬行动物、水栖哺乳动物与两栖动物相混淆。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