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啮齿目动物头条百科(老鼠 啮齿) 2025-01-04 01:50:05 0 0 为什么老鼠要经常磨牙? 老鼠有一对异常发达的门齿,呈凿状,是主要啮食工具。老鼠的门齿具有很强的咬切力,其珐琅质硬度为5.5,凡低于此硬度的东西,诸如许多建筑木材、铝片、石灰墙和塑料制品等,都属于它啃咬之列。 鼠类的门牙能终生生长,每年要长17~20厘米,为了不使尖而长的门齿刺疼自己的嘴唇,它每星期要咬啮18000~19000次,以此将牙磨平。 鼠类啃咬衣箱、木柜等并非以此为食,而是为了解除自己的痛苦。鼠类的这一特性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 啮齿目动物有哪些种类? 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一类,拥有哺乳动物中2/5的种类,分布几乎遍及除南极和少数海岛以外的世界各地,包括大老鼠、小老鼠、田鼠、松鼠、河狸和豪猪等。它们体形中等偏小,长有凿子一样的门牙。啮齿目动物的门牙无齿根,终生生长,所以常借啮物以磨短。它们之所以能成功地居住于陆地上,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们的繁殖速度。许多啮齿目动物是农林业的有害动物,也是疾病传播者。 啮齿目动物 啮齿目动物主要有三类;分别是松鼠类啮齿动物、老鼠类啮齿动物和豚鼠类啮齿动物。它们可以生活在许多地区,从火热干燥的沙漠直到潮湿的沼泽地。通常,啮齿目动物都比较小,有两颗不停生长的盘子似的门牙,有一些可以繁殖许多后代,一年可以生好几次。它们对后代十分爱护,有一些还特地用草、树叶或小棍子搭了窝来让后代居住。 老鼠类啮齿动物 除了通常所见到的老鼠,还有旅鼠、田鼠、大鼠和沙鼠都属于老鼠类啮齿动物。它们占了哺乳动物类的1/4,大多数都是夜间活动的小动物,主要以种子为食。相对于它们较短的寿命而言,它们繁殖了巨大数目的后代。有些老鼠被认为是有害的,因为它们偷吃人为的粮食,并且会传播疾病。 松鼠类啮动物 我们所熟悉的树栖松鼠,还有生活在地面上的松鼠、草原狗、土拨鼠和海狸都属于这一类动物。它们有独特的脑袋、长长的圆柱形身体、多毛的尾巴。树栖的松鼠有敏锐的视力,可以用来判断两根树枝之间的距离。会飞的松鼠利用前后肢之间的薄膜,可以滑翔很长距离。 豚鼠类啮齿动物 豚鼠类的啮齿动物是啮齿目动物中种类最多的。它们包括刺鼠、豚鼠、豪猪和最大的啮齿目动物水豚。大多数都有大大的脑袋,肥胖的身子,短短的尾巴和细长的腿。它们一窝生得都比较少,但是生下的后代都已完全发育。虽然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水豚大部分时间都在附近的河流和沼泽地中度过。 群居的啮齿动物 许多啮齿目动物,特别是生活在地面上的,都是群居性的,比如说,黑尾草原狗就成群地生活在地洞中。每一个小家庭包括一只雄狗、几只雌狗、还有它们的后代。许多这样的小家庭通过通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草原狗的王国,这个王国里面包含成千上万的草原狗。 快速的繁殖 啮齿目动物可以快速地繁殖。许多啮齿目动物,特别是老鼠类啮齿动物妊娠期很短,能生很多后代。许多幼鼠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可以繁殖,家鼠6周大的时候就可以交配,一年可以生10窝,一窝有5~7只小老鼠,它的妊娠期仅为20天。 大鼯鼠 啮齿目松鼠科,体背毛红棕色至黑褐色,蒙以1层灰白色霜状毛尖。飞膜背面与体背同色,但略深,腹面浅橙色,背腹色泽有明显的界限。眼周具黑圈。耳廓背部具1块黑斑。后足趾端黑色或灰白色。尾圆形,其长超过体长。2~7月繁殖,每胎产1~4仔。分布于我国福建、台湾、广西、四川和云南等地。 河狸 啮齿目河狸科,头大而钝,眼小,微露出毛被。前肢小,前足无蹼,爪强,适于挖掘。后肢粗大,趾间具全蹼,第4趾十分独特,生有双爪甲,一为爪形,另一为甲形。最明显的特征是尾粗大而扁平,似铲状,上覆有大型鳞片,鳞片间有少许短毛。背毛栗色或棕褐色,体侧及臀部较淡。颊、喉及唇黄棕色,腹毛灰棕色,四肢棕色。肛腺前具1个香囊,其分泌物称“河狸香”。每年繁殖1次,每胎产1~6仔,多为2~3仔。我国数量极少,仅分布于新疆北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豪猪 啮齿类动物是指什么? 啮齿目动物(Rodentia),通称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目,包括大约2600种不同物种,它们的牙齿上有特殊的硬质外皮,用于啃嚼食物,因此得名“啮齿动物”。啮齿目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生活在森林、草地、沙漠、河流、湖泊和城市等各种环境中,包括老鼠、鼹鼠、仓鼠、土拨鼠、海狸、麝香鼠、天竺鼠、树鼩等等。啮齿目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些啮齿动物是农作物的害虫,而有些则可以代谢掉很多草木的纤维,并将它们转化成易消化的精菜,从而帮助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收藏(0)